
建設現代化新株洲,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始終以新思想領航定向,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前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本報今日起特推出“株事有理——牢記囑托·大抓落實”系列報道 ,敬請關注。 【理】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引進國內外一流研發機構,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摘自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事】 株洲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鄧偉勇) 列車運行速度提升5%以上;智能調度動態編組運輸節能20%以上;旅客等待時間減少40%以上……日前,中車株洲所第四屆科技節上,基于自主運行的動態編組列車控制系統(TACS2.0)發布,可實現城軌列車在線動態編組、融合感知自主安全防護、智能調度與互聯互通、信號車輛一體化控制。 ▲中車株洲所第四屆科技節。圖片來自:美麗株所 中車株洲所在信號領域后發趕超的背后有著深層次邏輯——依托“城軌交通信號系統安全與運維保障國家工程實驗室”和“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平臺,聚焦全自動運行系統、車車通信系統、高速磁浮運控系統等前沿技術領域持續發力,加快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越來越多“株洲制造”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在株洲,不僅有“主機廠”加“研究單位”的“廠所結合”領跑優勢,更有著大中小企業融通協同發展優勢,讓每一次新產品、新技術、新領域的突破,都實現了倍增效益。 位于石峰區的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一根銹跡斑斑的鐵柱“清洗”之后,光亮如新。相比機械打磨,不僅效率提升50%,還不會傷害部件,清潔環保。 這套自動激光清洗機“落地”的背后,是湖南聯誠軌道裝備有限公司提出研發申請后,國創中心聯合多所高校、企業進行技術攻關的結果。 近年來,株洲堅持科技創新為主驅動,圍繞“3+3+2”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需求,打造了行業唯一的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多個全國重點實驗室,正在建設力能實驗裝置、航空發動機冰風洞裝置兩個大科學裝置。 目前,株洲共有各級科創平臺853家,科創平臺數量和質量穩居全省第二,形成了多主體參與、多層次建設、創新資源高度聚集的科創平臺體系。 這些實驗室、創新平臺緊盯核心技術、核心材料、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編制產業共性技術、核心零部件、關鍵系統、工控軟件等攻關清單,先后突破“卡脖子”技術80多項,聚酰亞胺復合材料、特種高純功能靶材等120多項關鍵產品和零部件實現國產替代。 【釋】 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 近年來,株洲持續開展“兩個年”活動,全力以赴打造“三個高地”,走出了一條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科技創新為動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大背景下,今年株洲旗幟鮮明開展“創新成果轉化年”活動,力爭通過一年的努力,開展制造名城創新成果轉化破繭蝶變主體活動50場以上,投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項目30項左右,落地高校院所創新技術成果100個以上,招引科技型企業100家以上,創新成果裂變企業40家以上等。 株洲深知,創新是第一動力,也是株洲走到今天的獨特基因密碼。只有持續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才能在城市競爭中保持活力,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先機。
責編:周媛
初審:周媛 二審:周媛 終審:陳亮
來源:株洲新聞網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