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產業干到“千億”后,如何進一步發展?
2023年,電力新能源與裝備制造(含汽車)產業(以下簡稱“新能源產業”)總規模達到1047億元,成為株洲第三個千億產業。
站上千億新平臺,如何聚力再出發?近日,我市召開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調研座談會,邀請企業家專家集思廣益、共謀發展。
置身會場,知株俠深刻感受到,在千億起點上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株洲政企各方有信心、有底氣,更有定力。
構建起“風光氫儲車”產業集群
4月26日,時代新材動力谷工廠車間內,工人們正有序進行葉片的鋪層、灌注、合模、打磨等工作。廠房外,風電葉片整齊地擺放著,很是壯觀。
時代新材是全球唯一具備聚氨酯葉片批量制造技術的企業,現已在全國布局9大生產工廠。“近年來,公司風電葉片產業實現快速發展,2025年有望突破百億規模。”時代新材總經理楊治國介紹。除了風電,該公司新能源業務還涉及“光氫儲車”等領域。
時代新材風電業務不斷擴張,正是株洲新能源產業發展一個精彩的縮影。
從2021年的679億元,到2023年產業總規模突破千億,株洲只用了兩年時間。目前,全市已構建起涵蓋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多領域的產業集群。
知株俠認為,“雙碳”戰略大背景下,我國新能源產業迎來巨大風口,市委、市政府把新能源產業作為三大特色產業來培育,是面向未來的戰略考量,全市上下堅信:我們憑借著深厚的制造業基底、獨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一定可以在藍海中乘勢而上。
產業實力到底如何?來看一下該產業鏈辦公室的調研報告:株洲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了以整車制造為支撐、“三電”等核心部件為核心、汽車后市場協同發展的格局,商用車電驅配套率全國前三,電控系統裝機全國前五,中車半導體自主研發的第六代車規級IGBT芯片實現批量應用……
株洲是全國風電裝備核心產品生產布局最全的城市,擁有湖南最大的風電葉片生產基地,風電葉片銷量國內第二、全球第三,風力發電機組銷量國內第一,半直驅齒輪箱國內排名第一,彈性元件國內市占率超過70%……
此外,株洲的光伏、氫能、儲能產業也形成了一定規模及市場競爭力。比如,去年,時代電氣光伏逆變器出貨量躋身國內前三,中車株洲所儲能系統集成產品出貨量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二。淳華氫能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實現國產化。
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能源作為全球能源轉型的主要力量,發展勢頭強勁。
知株俠發現,正因產業未來前景無限,各地都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大力搶布局、上項目,想要成為優等生,株洲必須付出艱辛努力。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分別達到958.7萬輛、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37.9%,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1.6%;新能源新增裝機容量2.93億千瓦,同比增長138%。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千鄉萬村馭風等行動啟動,新能源產業再迎“潑天富貴”。
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行業同樣面臨著一系列挑戰。比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車企價格戰不斷、盈利困難,未來尾盤企業將加速出清淘汰。光伏技術更迭、價格跌宕,第四輪“大卷”一觸即發。制氫、儲氫及氫電池生產成本高,相關新技術亟待突破。
具體到株洲,盡管近年來取得長足發展,但與深圳、常州等城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產能利用不充分,產量不足,帶動作用有限;產業鏈配套不夠完善,各環節企業間協同能力較弱,比如北汽本地配套率不足20%,中車株洲所綜合能源事業部產品主要配件由市外企業供給;高能級技術創新平臺缺乏,示范應用場景建設不足。
知株俠認為,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找準坐標,補齊短板不足,鞏固先發優勢、保持競爭優勢,株洲已經在路上。
以創新引領應用場景推動產業發展
面對新機遇,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將新能源產業作為株洲“新三樣”來重點打造。上述調研報告提出,“力爭到2026年末,產業鏈總產值突破1500億元。”
如何借勢而進、乘勢而上?調研報告給出建議:明確“雙核”驅動整體定位,堅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擴產量、擴領域、擴配套,新能源裝備產業做強龍頭、做長鏈條、做優生態,系統推進項目招引、創新提質、產業協同、場景建設、環境創優五大行動。
“以商用場景拉動新能源消費”“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布局”“針對性開展鏈式招商補齊短板”“打造省級電化學儲能研發平臺”“加強新能源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北汽株洲分公司總經理吳飛、中車電動董事長肖高華、時代新材總經理楊治國、飛鹿股份總裁范國棟、國合能源研究院院長王進等13位企業家、專家,也提出一批意見建議。
知株俠注意到,針對企業家、專家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市委主要領導“照單全收”。事實上,株洲正發揮優勢,聚焦科技創新、應用場景、本地配套、產業協作等重點,持續精準發力。
4月28日,株洲首座新能源超充站投入運營,15分鐘即可充電80%。年內,市區還將新增多個快充站點,“超充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4月18日,六和方盛機械有限公司“牽手”株洲高新區,投資3億元打造汽車車身鈑金件等沖壓、焊接生產基地,為北汽株洲分公司提供配套服務。
4月10日,中車株洲所攜構網型儲能系統、新一代5。X液冷儲能系統、高壓級聯型儲能系統、工商業儲能系統、智能運維系統、柔性綠電制氫系統等眾多產品亮相第十二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引起廣泛關注。
……
知株俠堅信:把準產業發展規律,堅持政企攜手、同向發力,株洲新能源產業定能在新起點上跑起來,不斷邁上新臺階。
責編:殷娜娜
初審:易斌 二審:殷娜娜 終審:吳丹
來源:株洲日報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