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白嫩少妇激情无码-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

【株事有理】因地制宜培育壯大 “土特產”產業
2024-05-22 17:29:20          來源:株洲新聞聯播 株洲日報 | 編輯:周媛 |          瀏覽量:10953

?

【理】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要著力做好“土特產”文章,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摘自2023年4月習近平在廣東省考察時的講話

【事】

株洲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俞強年 通訊員/尹照 劉淼) 5月18日,攸縣黃豐橋鎮湖廠村的楠竹加工車間內,工人們忙著趕制竹簾半成品訂單。這些半成品竹簾,將裝車送往江蘇、廣州等地。

“我們一年用竹接近一千噸。每年幫老百姓銷售楠竹資源三四百萬元。”楠竹加工廠負責人管繼云介紹,加工廠車間內有工人近60人,每年為村民增收六百萬元左右。

湖廠村地處山谷,雖然有著豐富的楠竹資源,卻因銷路問題而“守著竹子愁飯吃”。面對這一困境,當地政府引進楠竹加工廠,實現了本地自然資源優勢向產業發展優勢的轉化,走出一條生態綠色發展的富民之路。

攸縣楠竹產業,是株洲鄉村振興發展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堅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通了產業振興的“任督二脈”。炎陵黃桃、茶陵紅茶、攸縣香干、醴陵油茶、王十萬黃辣椒、白關絲瓜……越來越多的產業“土疙瘩”變成了市場上走俏的“金果果”,老百姓的口袋越來越鼓。

“炎陵黃桃”種植面積0.64萬公頃,總產量達8.5萬噸。作為炎陵縣鄉村振興的主打產業,6萬余人參與上下游產業鏈,目前全產業鏈綜合產值32億元,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年增長超400萬元。該縣被譽為“中國優質黃桃之鄉”,炎陵黃桃品牌建設被全國推介。

“茶陵紅茶”有茶葉面積0.9萬公頃(含野生茶)。茶陵縣在加工、儲存、銷售、品牌創建、生態旅游等全產業鏈上全面發力,實現了茶葉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由低端產業鏈邁向高端產業鏈,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貼著“茶陵紅茶”“云陽山”等品牌標簽的茶葉遠銷全國各地,當地也真正走出了“以茶助振興、以茶促增收、以茶保生態”的發展新路。

“白關絲瓜”種植面積達0.67萬公頃,全產業鏈產值約5.2億元,白關鎮絲瓜種植大戶約1500余戶,大型絲瓜種植企業、合作社10家,村級集體經濟21家。近兩年,該農產品牌已成功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批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是株洲地區唯一的國標“雙認證”蔬菜類農產品,如今已銷售至英國等全球市場。

【釋】

過去,不少地區的“土特產”停留在賣“原字號”“初字號”產品階段,農產品附加值沒有充分提煉。近年來,株洲市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開辟一產“接二連三”的新局面,推動由賣初級產品向賣制成品轉變。做好“土特產”文章,既要因地制宜開發,使鄉村特色優勢產業成為鄉村居民致富增收的增長極;也要走差異化道路,打造獨樹一幟、高質量、高品位的特色品牌;更要以更大的視野和空間整合好產業鏈上下游、跨行業和區域的各個要素資源,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特色農產業集群。

責編:周媛

初審:周媛   二審:周媛   終審:陳亮

來源:株洲新聞聯播 株洲日報

  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