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案例警示錄】手頭緊?急需錢?警惕“貸款詐騙”
2024-11-12 10:14:36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 編輯:馬杰 |
瀏覽量:47161
為了不斷提高全民識詐防詐反詐的能力,平安天元推出“防詐案例警示錄”主題板塊,從真實的詐騙警情中,摘錄真實的被騙經過,以身邊事來警示身邊人。
急需用錢
但向銀行貸款步驟繁瑣
還需要等待審核........
相比而言
網絡貸款方便快捷更為吸引人
但這往往是騙局的開始
今天第四十二期防詐案例警示錄講的是—當你急需用錢時,有人給你打電話、發短信,聲稱可以提供無抵押、利率低、快速到賬的貸款,只需添加好友點擊鏈接,下載APP即可。切勿輕信,當心遭遇虛假網絡貸款詐騙。
2024年8月20日,家住群豐鎮湘云社區的易某在家刷抖音時,看到一則“**借條”的貸款廣告,下載“**借條”APP后易某向在線客服咨詢貸款相關事宜,對方隨即給易某發來一條鏈接,并以方便雙方通話為由,讓其下載了一款名為“JSP*”的APP,對方通過平臺給易某打來語音并以驗證受害人的還款能力為由,誘導易某向指定賬戶進行轉賬,連續幾筆轉賬完成后,易某并沒有收到對方承諾的放貸款,反而一再要求易某繼續交更高額的保證金,易某意識到自己被騙后報警求助,共計損失44996元。
2024年8月14日,家住栗雨街道王家坪社區的羅某接到一自稱某發銀行金融貸款平臺業務員的陌生來電,對方詢問羅某是否需要辦理貸款。恰巧此時羅某正需要資金周轉,便添加了對方企業微信。隨即對方發送了一條鏈接讓羅某下載“*發銀行”貸款APP走程序辦理貸款,羅某下載完APP并按對方提示填寫身份信息及銀行卡信息注冊賬號。當羅某在APP內申請到60000元的貸款時,卻發現自己的賬號已被凍結。羅某見狀便聯系客服,對方聲稱羅某的銀行卡號填報錯誤,需要繳納解凍金才能再次修改銀行賬戶信息,羅某半信半疑,但為了將貸款盡快拿到手,他還是繼續向對方指定的賬號進行了轉賬,當再次嘗試提款時,系統仍提示操作錯誤無法提現,羅某意識到被騙,隨后選擇報警。共計損失7499元。
2024年9月19日,家住栗雨街道菱溪社區的蔣某接到一自稱是花唄客服的陌生來電,得知姜某有貸款需求后,客服便主動添加了蔣某微信,成為好友后,“客服”向蔣某發送了一條鏈接并讓其下載,注冊登錄貸款App后,按要求填寫了自己的個人信息和需要的貸款額度,平臺隨即顯示審核通過。申請提現后,平臺卻顯示銀行卡號填寫錯誤,導致賬戶凍結無法提現。蔣某與客服溝通得知,提現得繳納6200元的解凍金。轉賬完成后,客服又稱蔣某操作不當,導致賬戶二次凍結,需再次轉入10000元,這時蔣某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報警求助,共計損失6200元。
騙分子以“無抵押”“免征信”“快速放款”“免費提額套現”等幌子,通過網絡媒體、電話、短信、社交軟件等方式發布辦理貸款、信用卡、提額套現等虛假廣告,引誘受害人下載虛假貸款 APP 或登錄虛假網站。
以貸款審核為由要求受害人繳納“保證金”“手續費”或者“刷流水”,或向受害人發送虛假放貸信息,受害人發覺未到賬后,再以受害人操作失誤、征信有問題、流水不足等原因要求受害人繳納各種費用。
詐騙分子收到受害人的轉賬之后便關閉APP或網站并將受害人拉黑。
?貸款一定要認準正規平臺,一定要從官方渠道去核實信息。
?凡是“不要任何資質”,且放款前要先交費的網貸平臺,都是騙子。
?凡是編造“轉賬錯誤”叫你把錢轉到他們指定賬戶上的都是騙子。
?凡是以“銀行流水”“解凍費”等名義叫你打錢進他們指定賬戶的都是騙子。
?不要輕易透露銀行卡賬戶密碼、驗證碼等個人信息。
部分文字、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審|馬杰
二審|馮艷
三審|田亮
責編:馬杰
初審:馮艷 二審:馮艷 終審:吳丹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