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癌中年人高發 天津市腫瘤醫院 對5年來在該院醫治的 1000余例肝癌患者的統計結果顯示, 接近50%肝癌患者 是40歲至50歲的中年人, 男的發病多于女性, 中年男性是肝癌的主要發病人群。 近5年東莞死因監測數據也顯示, 因為肝癌離開人世的, 接近一半早于60歲, 且男女比例約為4:1。 感染性因素(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仍是我國肝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但自2002年我國乙肝疫苗免費接種以來,其歸因構成比已呈持續下降趨勢。 而吸煙、飲酒等行為因素和肥胖、糖尿病等代謝因素導致的肝癌應引起大家的警惕。 為什么肝癌青睞中年人呢? 因為年輕時接觸到某些潛在危險因素包括感染因素、各種不良行為習慣,日期月累,對身體的危害常常會在40歲后顯現出來,這也就導致了40歲至50歲的中年人肝癌高發。 與肝癌相關的危險因素 感染因素 肝癌最常見的風險因素為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如果在感染病毒后不及時治療,就有很大風險轉為肝纖維化、肝硬化,進而形成肝癌。 飲酒 飲酒可增加人們罹患200多種疾病的危險。英國科學月刊《成癮》刊登的文章指出,酒精與身體七個部位(甚或更多部位)的癌癥相關,其中包括肝癌。 吸煙 國際癌癥研究所指出:吸煙是肝癌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重度吸煙者,其患肝癌的幾率幾乎比不吸煙者要高一倍。 長期熬夜 2016年,一項發布于《癌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發現:重復時差延遲會增加肥胖相關的肝臟疾病和肝癌的風險。 糖尿病 肝臟發生病變的危險及嚴重程度,將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而增加。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癌的幾率是正常人的2.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吃少動、營養過剩引起的肥胖、血脂紊亂、糖尿病極易導致脂肪肝。當脂肪肝發展至脂肪性肝炎時,疾病可進一步向肝纖維化、肝硬化進展,最終可演變為肝癌。 其他因素 長期進食霉變食物(糧食受黃曲霉毒素污染)或含亞硝胺的腌制食物、食物缺乏微量元素及飲用藻類毒物污染的水等都與肝癌發生有密切關系。血吸蟲及華支睪吸蟲感染也易導致肝癌。 肝癌預防措施 ★ 接種乙肝疫苗,避免乙肝病毒感染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從而減低肝癌的發生風險。 避免下列高危行為,降低丙肝感染機會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血液傳播病毒,注射吸毒、不安全注射做法、不安全的衛生保健、輸入未經篩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可導致血液接觸的性行為,都可造成感染。世衛組織推薦對于曾經有過輸血、手術、有創操作的人進行丙肝篩查。若發現感染,應及時治療,丙型肝炎病毒完全可以通過治療被清除。 積極治療肝臟基礎疾病 對于存在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疾病的人群,積極治療這些疾病,能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 戒掉最傷肝的習慣——抽煙酗酒 吸煙和飲酒都會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戒煙戒酒能降低風險。尤其是有慢性肝炎病史的朋友,更應該徹底戒煙戒酒。 養成良好作息習慣,保持健康體重 不熬夜,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多運動,對于超重和肥胖人群,減重并維持在正常體重,不僅能降低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風險,還能預防肝癌。 不吃發霉變質的食物 定期體檢,進行合理的癌癥篩查 肝癌的早期癥狀非常不明顯,建議肝癌高危人群尤其有肝炎、酒精肝、脂肪肝等疾病的人群進行定期的篩查,目前的篩查方法有檢測甲胎蛋白、腹部B超和CT。 適量飲用咖啡,可降低肝癌風險 喝咖啡在某種程度上可助于降低肝癌風險,但從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來看,接種疫苗、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預防肝癌的關鍵哦~ 腫瘤宣傳周 2021年4月15日—21日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今年宣傳周主題為 “健康中國健康家—關愛生命 科學防癌”。
責編:周媛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