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
保護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發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講話
【事】
株洲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鄧偉勇 通訊員/熊敏 王暾)“這件事如果還不做,就真的來不及了。”12月17日,我市搶救性挖掘離休干部紅色資源工作總結會上,一位老干部工作者動情地說。
?按照省委老干部局的統一部署,市委老干部局認真嚴謹做好搶救性挖掘離休干部紅色資源工作,深入開展整理一套離休干部紅色檔案、拍攝一批離休干部口述歷史視頻、舉辦一場離休干部革命事跡報告會、編印一本離休干部紅色故事書籍、刻錄一個離休干部紅色資源光盤的“五個一”活動。
“我們根據走訪調研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對身體健康、表達能力較好、事跡突出的離休干部,聯系專業機構上門采訪拍攝。”市委老干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株洲健在的離休干部僅161人,年齡最大的102歲,最小的88歲,平均年齡超過95歲。他們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鮮活教材”。
這些離休干部,有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鋼鐵戰士”。97歲的劉義夫住在醫院里,工作人員去拍攝時,劉老非常高興,把自己珍藏的軍功章,小心翼翼地展示出來,嘴里念叨著:“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新四軍。”有英勇無畏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擔任偵察兵的張宗良和他的戰友們都在自己的帽子和軍裝上寫滿了編號,做好了回不來的準備。有艱苦創業、不知疲倦的“革命螺絲釘”。株冶集團的童淑范是湖南大學才女,在得知冶金行業人才緊缺時,主動申請從北京回株洲冶煉廠,牽頭組建化驗室團隊,解決一個又一個冶金技術難題。
“一張張褪色的照片、一枚枚閃光的勛章和一個個顫抖的聲音,不斷向大家展現他們不懼生死、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深熱愛,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醴陵市老干部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昊坦言,參與此項工作,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禮。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離休干部紅色檔案194份,拍攝制作89個離休干部口述歷史視頻,編印紅色故事書籍《致敬崢嶸歲月——株洲離休干部親述革命故事》,征集紅色實物400余件,舉辦一場離休干部革命事跡報告會。
【釋】
離休干部是新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親歷者、見證者、踐行者。但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特殊群體人數正逐漸減少。離休干部的紅色故事若不及時記錄,將面臨永遠消失的風險。為更好地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我市不僅建立了紅色檔案,還將離休干部的口述歷史、珍貴物件等轉化為數字資源,便于長期保存和廣泛傳播。
紅色資源的珍貴價值,不僅在于它在歷史時空中煥發的熠熠光輝,更在于它在當下依然能帶給我們精神滋養和信念力量。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富礦”,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將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血脈,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責編:周媛
初審:周媛 二審:周媛 終審:李珈名
來源:株洲新聞網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