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熱門詞條,“蘇超”!
當江蘇“十三太保爭霸賽”以“城市榮譽戰”的野性姿態席卷全網時,屬于工業城市的賽事IP——株洲“廠BA”,即將拉開2025年的“江湖對決”。
同為流量巨大的群眾體育活動,爆火的“蘇超”會給“廠BA”帶來哪些啟示”?就在前兩天,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L)八強賽湖南工業大學與清華大學男籃在株洲對決,打響2025年“廠BA”第一槍,一票難求的盛況,是株洲人對籃球的熱愛,以及對城市工業脈搏同頻共振的激情。這不僅是高校學府間的較量,更是為即將到來的2025株洲“廠BA”預熱爐膛、點燃全城期待。
“蘇超”破圈邏輯:競技對抗與草根的狂歡
“蘇超”的爆火絕非偶然。即使是不看足球的人,也能被江蘇十三個地市對地域身份之爭的情緒感染。
“南京vs南通,南哥之爭”,樸素的地域認同瞬間升格為“為家鄉而戰”的使命感。有網友戲言:“輸球可以,輸城市面子不行!”這種將文化差異轉化為競技動力的設計,讓賽事成為“散裝江蘇”的黏合劑。
有消息報道,“蘇超”500多名球員中,超過65%是教師、快遞員、程序員等普通人。業余身份非但未削弱精彩度,反而因“接地氣”引發共鳴。
爆火的背后,還離不開官方“造梗”,激活了對賽事的傳播鏈條。南京官方喊出“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推動流量從球場蔓延至全域文旅。
株洲“廠BA”有什么:鋼鐵直男的籃球血脈
如果說“蘇超”以城市為盾,那么,株洲“廠BA”則以“廠”為魂。
上個世紀后半葉,株洲被譽為“籃球城”,云集了近80支廠礦籃球隊,“下班打球去”是幾代株洲人的集體記憶。
立足于深厚的廠礦籃球文化,株洲“廠BA”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創造了數個高光時刻,成功入選國家體育總局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還被寫進《湖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株洲以“廠BA”為媒,打造了“賽事+煙火夜市”的混搭美學。
猶記得2024年,市體育中心,14支企業球隊激烈廝殺時,場外神農集市200余個攤位創下1600萬元總交易額,日均人流8.2萬人次(峰值28萬人次),賽季拉動周邊消費超1.5億元的成績,“廠BA”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發動機”。湖北、江西等地游客專程趕來,清華、中南大學學生組成“賽事旅游團”,“制造名城”變身“青春秀場”。
基于“廠BA”的成功,2025年,CUBAL將西南賽區的舉辦地搬到株洲。市民觀賽體驗升級,曾經在廠礦里效力、看球的老株洲人,身邊坐著年輕的看球“搭子”,他們是中小學生、高校學生、新株洲人。傳承,就在這三年間,實現了體育精神與廠礦文化的代際傳遞。
邁向“頂流”:株洲“廠BA”還需補足三塊拼圖
對比“蘇超”的全民狂歡,株洲“廠BA”若想邁向頂流,亟須突破三重瓶頸。
強化“對抗敘事”,引爆城市IP聯動。你看,“蘇超”的“南京vs無錫”已成經典模板,我們同樣潛力巨大。“硬漢株洲”約戰“網紅長沙”“湘鋼vs三一重工”的鋼鐵德比;抑或借長株潭一體化東風,打造株洲“廠BA”三城爭霸賽,用競技張力放大城市特質。
學習官方玩梗的魄力。讓“線下火爆”到“線上造梗”實現變現,比如設計“贏球隊向粉絲贈送1:1高鐵模型”“輸球隊請贏家吃醴陵炒粉”等彩蛋,硬質合金的“金剛鉆”,中車的高鐵、時代新材的“大風車”,把株洲的工廠文化傳遞到千家萬戶,與觀眾市民產生“鏈接”,或發起自媒體大賽,網友模仿陳小龍、柳銳、吳子煜、祁宏升等球星,讓流量在社交媒體裂變。
避免“賽終人散”的困局。其實,今年株洲“廠BA”組委會特設新的賽制,將邀請全國多支企業球隊來參加邀請賽,這期間,有助于構建“永不落幕”的產業生態,推介株洲營商環境、開發工業研學游路線等,打開思路,將讓球場的勝負轉化為技術合作的契機。
江蘇用足球演繹“散裝美學”,株洲正以籃球書寫“工業浪漫”——這里有老廠礦隊員指著三一鋼鐵城的球員驕傲地說:“那是我兒子!”有大學生邊啃烤串邊討論“株洲的IGBT芯片比三分球還準”。“廠BA”能否從株洲IP升級為湖南標桿,答案可能藏在這場賽事的Slogen里:株洲“廠BA”,有夢一起追。用鋼鐵直男的熱情,定義籃球場上的江湖美學!
責編:張彌郁
一審:張彌郁
二審:鄒林
三審:吳丹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