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實踐,新區童行 - 青少年實踐學院暑期營創新推出 “非遺手工學院”。7月5 日,首期課程正式開課,吸引了 30 名熱愛傳統文化的青少年參與,在實踐中感悟非遺魅力,涵養文明素養。
本期 “非遺手工學院”設置了特色非遺手工體驗課程,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觸摸文化根脈,理解匠心精神。“草木有靈?藍染生韻” 植物染體驗課上,孩子們化身“小小染匠”,學習古老的植物染藍染技藝。他們了解天然染料的來源(如板藍根等植物),學習扎染、夾染等基本技法,親手設計圖案、捆扎布料、浸入染缸,觀察氧化變色過程。當獨一無二的藍白圖案誕生時,孩子們既驚嘆于大自然的色彩饋贈,也體會到古人利用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
“金箔華彩?匠心傳承” 非遺金箔扇制作課上,教室閃耀著璀璨金光。孩子們在專業老師指導下,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金箔鍛制技藝的精妙應用。他們學習將薄如蟬翼、輕若鴻毛的金箔,通過精湛貼箔工藝賦予扇面華貴氣質。課程融入潮流 IP “Labubu” 元素,讓孩子們在傳統金箔扇面上創作活潑的 Labubu 形象。傳統與潮流的創新融合,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和創造力。整個課程中,孩子們感受到 “工匠精神” 要求的專注、耐心與精益求精,完成的作品既是精美工藝品,也是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天元區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增設新區童行—“非遺手工學院” 是深化青少年文明實踐內涵的重要舉措。通過沉浸式體驗課程,讓青少年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生發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參與課程的孩子也表示,兩天的體驗收獲滿滿,不僅學到知識和技能,制作了獨特作品,更對 “非遺” 和 “工匠精神” 有了真切體會,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活力與現代魅力。接下來,新區童行——青少年實踐學院將持續探索更多元化的文明實踐課程,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精神與青少年成長需求,拓展文明實踐內涵。
責編:譚舒文
一審:譚舒文
二審:曾紅軍
三審:吳丹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經授權后,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