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90年代初,在省內外一些報刊雜志上,時常見到人杰兄的佳作。我們同齡,單位不一,但都愛好散文、雜文寫作。十幾年前,我轉入地名研究,游記散文只偶爾為之。人杰兄卻堅持下來,佳作疊出,先后發表了千余篇散文、雜文、隨筆,真不容易!繼《長歌短吟》之后,《長空雁鳴》又面世了。
人杰兄的兩本散文雜文集,細讀之,無不彰顯人生本色。他勤于讀書,尤喜哲學、歷史、文學經典,對野史、筆記、雜說亦有些研究,涵蓋了他對社會、人生的洞見。讀他的文章,如有一種大熱天飲甘泉、透入肺腑的感覺。比如在《競爭》這篇短文中,描述了“文秘書”和“伍秘書”兩個角色:
有一次賈經理在公司職工大會上講完話之后來到辦公室,打著哈哈問文秘書:“筆桿子,我今天讀了錯別字沒有?”文秘書說:“商賈如云,‘賈’在這里要讀‘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度’在這里要讀‘奪’;還有,造詣你讀成了‘造旨’?!辟Z經理有些尷尬卻干笑著說:“真的嗎?我又讀了幾個‘白眼字’?!蔽拿貢隽宿k公室,伍秘書不以為然地說:“書呆子,這幾個字我也是這樣讀的,多數人都是這樣讀的,就他有學問!”賈經理笑道:“湖南人讀字讀半邊,養成了習慣,改也難啊。”伍秘書附和道:“習慣成自然,大家都聽得懂,按他的所謂正確讀法,別人反而聽不懂了?!辟Z經理打著哈哈走了。最終的結果,“伍秘書”提拔了,“文秘書”再有才再辛苦,也只能呆在原位。這種事例,在現實生活中,似曾相識。
人杰兄學是工科的,也是我見到最具個性與創作特色的人之一。他善于思考,同情弱者,不懼權勢,抨擊不公。他思接古今,上下求索,寫下獨特的經歷與思考,如同長空中的雁鳴,清脆而清新。
人杰兄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敘述縝密,潑辣尖銳,眼光獨到,充滿哲思。他善于從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中提出不同的見解。在《群眾的眼睛》這篇雜文中,他寫道:“上世紀20年代末,優秀的共產黨人、農民運動領袖彭湃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就義前夕,曾被押解游街示眾。一路上,市民爭先恐后看熱鬧,觀者如堵,有的嘲笑謾罵,有的扔臟物。這些群眾的眼睛竟‘雪亮’到如此地步。彭湃臨刑前寫下了《絕命詞》:‘急雨渡江東,狂風入大海;生死總為君,可憐君不解?!沂康男脑诹餮?!
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災難的戰爭狂人希特勒,曾經受到大多數德國人民的歡呼擁戴。伊拉克的獨裁者薩達姆,在當選總統時獲得了‘百分之百’選票。我國的不少腐敗分子在東窗事發之前,曾被群眾評價為‘優秀’干部。這些都說明在某種特定的場合(如獨裁或封鎖消息),群眾的眼睛不一定靠得住。只有讓群眾受到更好的教育,使群眾獲得更多的信息,群眾的眼睛才可能更加明亮起來?!?/p>
最近十來年,人杰兄的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他從小喜歡閱讀、寫作和打乒乓球,至今如故。運動使他身體健康,豁達快樂;閱讀使他內心充實,精神愉悅。他是閑不住的。在網絡上開博客、發帖子,弄得風生水起;跟市里領導就社會、民生問題對話,擔任一些單位的“社會監督員”,一不留神成了本土“知名網友”。
人杰兄無意當什么“網紅”,只是出于對民生的關注和知識分子的良知才發聲。他在網絡上發的帖子,大多沒有收進集子。他認為那是“速朽”的“短平快”。他說,年齡正在老去,要逐步地少寫一點,然后封筆,正式進入養老狀態。我希望人杰兄在保證過好退休生活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寫點東西,因為他短小精悍的文章有讀者喜歡。我祝福他健康快樂!
責編:周媛
初審:周媛 二審:唐劍華 終審:王珈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