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暑假,這個8月,因為疫情,學校除了校園內日常值班,校外有政府安排的執勤點的值班,有志愿者組隊去做核酸檢測采樣點值班,還有臨時性的工作等等。辦公室李主任在這幾次安排中可謂順風順水,于是就有了在工作群里由衷的稱贊:所有教師都沒有抱怨和推諉,并按時到崗。有的克服種種困難,有的臨時抽不開就承諾其他時間,大家是好樣的!
? 去核酸檢測采樣點幫忙維持秩序的12位教師,第一時間主動在工作群中接龍請纓時,就把我們辦公室幾個人都感動得流淚:這炎炎的盛夏啊,清早就太陽當空,直至深夜依然熱浪滾滾。更何況,核酸檢測點風險也高。可是,他們卻選擇了前行。
老楊,不是校領導,不是中層干部,也不是黨員,只是個普通教師。當看到接龍時“龍頭”是他,我覺得有點心酸。他五十好幾了,腰椎間盤突出多年。這次關鍵時期的挺身而出,他的老腰椎間盤突出會不會又加重幾分?8月9日下午的那場突如其來的大暴雨,他在風雨中站了個多小時,疏導前來檢測的民眾,然后渾身濕透地長達5個多小時,幫忙清理被大風吹散、吹爛的棚子,又臨時扛新棚子替換支好。為了第二天早上8點可正常開展采樣工作,他和大家一直干到深夜11點多。回家脫下濕漉漉的衣服,他老婆拎在手中,淚眼婆娑地說:“你怎么不愛惜下自己?”
核酸檢測采樣點所在的小學校長是用“站位高遠、補位及時”來形容我們的志愿者黃老師的。只因為他是12個志愿者中第一個到達現場、并當上了“官”——志愿者隊隊長。他接受任務后,對大家提出要求,要保證手機24小時暢通,即使輪休時也要隨時待命。8月6日,由于前來檢測的有幾千人,黃隊長就很好地組織了12名志愿者從早上7點半值守到晚上10點半。 8月9日的風雨大作后,他又緊急通知所有志愿者過來幫忙清理、搭棚子。那晚,當看到體重只有40多公斤的黃隊長,扛、搭棚子時,站在哪,褲腿上的水就滴了一小灘,其余的志愿者們哪有不竭盡全力的。
當我把小學校長的表揚詞復述給黃隊長聽時,他靦腆地笑著說:“千萬別夸我,這次我帶隊,大家的表現真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我。”在這短短的幾天里,他被同行志愿者們美好的品德震撼到了。他告訴我:“楊老師是在老婆重感冒的狀態下,主動請纓來的;朱老師是住在鄉下,每天會開車按時到;即將退休的林老師還圖什么啊,當市民等得太久抱怨時,他總是滿面笑容去解釋;‘大個頭’劉老師總是時時刻刻汗流浹背地拿著話筒喊著,喉嚨疼得發不出聲了……”
李主任說:“黃隊長代表志愿者們表示,如果學校值勤點這邊安排不過來,也可安排他們。”這位“站位高遠”的黃隊長,僅只用幾天時間就帶出了優秀的志愿者團隊,“人格是最高的學位”,憑黃隊長這樣樂于奉獻,且志存高遠的人格,無形當中就為大家樹立了標桿。
齊老師把母親從醫院接回家的路上,打電話給李主任,說:“明天起可安排值班了”。家住市區的劉老師黃碼變綠碼后第一時間發微信給李主任,說:“多安排我幾次吧,把前面幾天安排時沒能到位的補回來”。今年10月即將退休的劉老師,自愿申請值晚上的班,李主任不愿她這樣辛苦,她卻說:“年紀大了,反正睡不著,讓年輕人多休息”。李主任考慮到吳老師身體不太好,沒安排她值班,她在安排表中沒有找到自己名字后立馬拿起手機詢問,要求:“表中安排的人員,如臨時有事到不了的,就通知我,我20分鐘可到達。”
那天看到劉老師,一個女同志深夜12點值完班開車回市區,我說:“我來幫忙吧,你可不來或早點走。”可她卻一本正經地說:“那不行,平時可以請你幫忙,但這樣的非常時期,我本就應該克服困難,也為我們的社會作點貢獻。”
是的,面對大災大難,面臨大是大非,只要號角吹響,我們所有人都會眾志成城,迅速覺醒,逆風而上。此時表現的不僅只有黨性,更有人性的光輝,與病毒抗爭,閃耀于天地。
責編:周媛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