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位于株洲高新區的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入選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的《關于2019年度擬確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
近年來,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先后獲得“中國科協海智計劃工作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湖南省雙創示范基地”等榮譽,并在今年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復評中,穩居全省第一。
走進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處處涌動著創新熱潮:一大批創新型企業發展方興未艾,各類高端人才濟濟一堂,信心滿滿。圍繞產業鏈、創新鏈、資本鏈,建立“孵化-加速-產業化”全鏈條孵化生態體系,園區正不斷激發發展新動能。
平均每家企業申請知識產權超6項
2015年8月開園的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位于長株潭“融城”的核心位置,集“人才聚合、創新研發、創業孵化、科技服務”四大功能于一體。
12月10日,記者走進園區的株洲輝銳增材制造技術有限公司車間,公司負責人程暢棟正在查看工作進度。機臺上,一件來自時代電動的受損零件正在緩緩復原。
在制造業中,設備損耗是常事,也是頭疼事。放在以前,修繕幾無可能,作廢造成浪費,換新又成本太高。隨著株洲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不斷壯大,產業對“藥方”的呼喚日益強烈。
株洲輝銳公司運用國內獨創的金屬3D打印技術,為制造業提供設備修復服務。此外,該公司還為客戶提供專業設備制定,這兩項服務,在華中地區獨樹一幟。
在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像株洲輝銳公司一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10家。這些企業知識產權申請量達1359項,平均每家企業超過6項。
4年來,園區企業累計實現營收超過80億元,年平均增幅近300%,成功引進高強度氮化硅陶瓷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汽車電子控制器件研發與生產、無人駕駛新能源貨運系統解決方案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領銜的高端研發類項目。
此外,園區還聘請62位國家“863”首席科學家、“千人計劃”專家為中國動力谷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14位院士、專家、投資人被聘請為中國動力谷創新創業導師。
力爭集聚300家高水平研發機構
今年9月運營的中國電科創新院成果轉移轉化基地,是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新引進的一家創新創業孵化平臺。
與一般創新創業孵化平臺不同的是,中國電科創新院成果轉移轉化基地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打造的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匯聚了中國電科及其各大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160多項。
從打造孵化器示范平臺,到建設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平臺,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不遺余力地踐行創新發展理念。
今年4月,經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株洲國創軌道科技有限公司創新中心獲評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
這是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孵化的,全省第一家、行業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中心,在綠色節能、智能化、運維服務、體系化安全保障、高性能牽引傳動、互聯互通和系統匹配等七大領域,取得共性關鍵技術突破。
目前,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已建成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國家新能源汽車檢測中心、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研究院等10家協同創新平臺和公共技術平臺,15家高校、科研院所在園區設立了科研成果轉化基地,26位院士與園區企業開展技術合作。
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戰略,與美國“硅谷”、西雅圖“云谷”、德國“碳纖維谷”等離岸創新平臺一起,建立“四谷”聯動機制,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技術研發應用等方面開展國際合作。
據介紹,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將在未來5年,力爭吸引集聚300家高水平研發機構、2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5000名各類科技人才,著力打造為科技成果轉化引領區、創新創業人才集聚區。
責編:張彌郁
初審:易湘鋒 二審:易湘鋒 終審:易湘鋒
來源:湖南日報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