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口罩生產按下“加速鍵”
14家重點聯系口罩生產企業的口罩產能逐步提升,日產量已由啟動一級響應時的30多萬只提升到2月10日的83萬多只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 通訊員 陶韜
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為最為緊俏的物資之一。我省企業持續開足馬力生產,加快新上生產線,千方百計加大口罩產能。據省工信廳調度,全省14家重點聯系口罩生產企業的口罩產能逐步提升,日產量已由啟動一級響應時的30多萬只提升到2月10日的83萬多只。
2月11日,湖南康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新上的 2條口罩生產線,產能逐漸釋放,一次性醫用口罩的日產量從最初的3萬只快速上升到8萬只左右。
“2條新生產線,僅用一天一晚到位。”省工信廳派駐康怡公司工作組組長王平告訴記者。2月3日晚上,經過數天的艱難尋找和談判,企業終于在湖北仙桃訂購到2條生產線。工作組第一時間報告后方指揮部,半小時就辦好了物資運輸綠色通行證和介紹信。4日下午,生產設備和人員平安抵達,經過消毒、安裝、調試,迅速啟動生產。
“自農歷大年三十復工以來,機器24小時開啟,人員兩班倒。”湖南永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最近也新上了2條口罩生產線,運轉的生產線達到4條,口罩日產量接近19萬只。
用戰時思維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人歇機器不歇,三班倒、兩班倒在全省14家省重點聯系口罩生產企業成為常態。永康公司的負責人幾乎每天在生產線旁守到凌晨兩三時,協調解決設備運轉、人員調度、原料供應等問題。長沙芙蓉口罩廠將原先淘汰的2條半自動生產線重新開啟,每天生產至凌晨三四時,日產量從復工之初的10.8萬只增加到了17萬只。
全力抗“疫”,精準施策。省工信廳第一時間向口罩、消殺用品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派駐了工作組。在2月4日我省已出臺的《全力保障防疫物資生產供應十條措施》基礎上,結合國家有關政策,省工信廳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企業擴大口罩產能。
政策出臺后,企業迅速響應。2月11日上午,龍山濟德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正在裝修無塵車間,即將開啟口罩生產。3天前,通過特殊時期開設的“綠色通道”,濟德醫療用品公司當天完成注冊登記,成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家拿到營業執照的口罩生產企業。
匯聚起全民戰“疫”的強大力量,相關產業企業、大型制造企業紛紛為口罩生產護航。
位于郴州的湖南瑪澤服飾有限公司服裝廠,24小時“轉型”為陽普醫療有限公司代工口罩半成品,短短幾天,半成品口罩的日產量已由1000只增加到5000只。
有的口罩生產企業技術力量不足、生產線故障頻繁,省工信廳從華菱湘鋼等大企業中遴選技術專干組成7個口罩生產線技術服務維保小組,上門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目前已幫助康怡、力達康、臻和亦康等企業快速解決了口罩生產設備安裝調試、突發故障維修等問題。
據悉,目前我省重點聯系的口罩、手持紅外線體溫儀、消殺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已達59家。
短評:加油快干,多送“彈藥”
金中基
從開始的十幾家,到現在的幾十家,醫療防護物資生產重點企業迅速投入疫情防控戰斗,千方百計挖掘潛力復工復產,為戰疫一線源源不斷地輸送“彈藥”“糧草”。我們要為這支特殊的后勤保障部隊加油鼓勁!
這一良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敏銳超前決策。防控戰打響之初,我省在積極鼓勵企業利用一切資源進行采購的同時,采取了戰時狀態的非常之舉,為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企業開工上馬解難紓困,鼓勵盡一切可能擴大產能、增加產量,并為打消企業顧慮,承諾政府將產品全部包銷。
目前,疫情防控戰到了膠著對峙狀態。只能前進,不能退卻,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個處于“打疲勞戰”“打消耗戰”的階段,既要考驗我們的意志毅力,也要考驗我們的裝備實力。前方將士勇往向前、拼命戰斗,后方保障必須全力跟上。而此時,經過前段的戰役,我們的庫存消耗很多,亟需補充大量“彈藥”。因此,一方面企業要再接再厲,開足馬力生產,最大限度保證醫療物資供應;一方面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要特事特辦,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后方努力保供的同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使用口罩等醫用物資,把“彈藥”盡量地留給前方醫護人員,共同為這場與疫魔搏斗的人民戰爭做貢獻。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 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責編:王珈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