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節過得十分特殊,一場防控、治療新冠病毒疫情的行動,牽動舉國上下。人們出行、聚餐、走親訪友的步伐被叫停,大多數人宅在家里。
據專家估計,疫情將在四月底得到控制。這時,我們有否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們離理解自然還有多遠?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們國家和民眾多次遭受自然懲罰,洪水、酸雨、霧霾、沙塵暴、水土污染等災害,給國民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不容忽視。一次次災害襲來,多有 “百年一遇” “五十年一遇”的表述,然而追根溯源,真有那么多天災?亂砍亂伐亂捕亂獵亂排亂放亂吐亂扔,天災之下,盡是人不理解、不尊重自然的放縱行為。恩格斯早已預言: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本次疫情,也相當于自然對我們的一次報復。據報道,病毒或源自中華菊頭蝠。此“毒霸” 并未招惹人,其早已遠離人類江湖,晝伏夜出,生活在山洞里。但是,人與野生動物的關系,如影星成龍在一則公益廣告中所言: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寄生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交易,是一條人為的利益鏈,這條利益鏈拉動了導火索。
“歷史常常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十七年前2003年“非典”,據悉病毒源頭來自果子貍。近期揭曉謎底,果子貍實為背鍋俠,其攜帶的薩斯病毒同樣來自中華菊頭蝠,我們并未吸取前車之鑒。
人是萬物之靈,其 “靈” 非凌駕于萬物之上,而是與萬物共生共榮,惺惺相惜;其 “靈”有一個關鍵的解讀,那便是理解自然;中國道教主張“無為”,即知可為知不可為,說的也是理解自然的道理。那么疫情過去,武漢城開后,我們會否思考,國人離理解自然還有多遠?國家和民眾都應該做些什么?
責編:周媛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