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陶淵明隱居田園后,有個少年向他求教學習妙法。陶淵明聽后哈哈一笑,說道:“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陶淵明的這番話,說出了勤于學習的重要性,春苗的生長與磨刀石的損耗,在短時間內都難以看出變化,然而日積月累,結果便迥然不同。
在眾多學習途徑中,閱讀是最便捷的一種。在書籍中重歷前人走過的路,拾掇往賢先哲實踐的智慧,短短幾個小時,便可穿越古今,觀塵世百態,使后人少走許多彎路。一個人勤于閱讀、善于積累、掌握知識,總會在某個時機派上用場。若是拖拉延宕,消極懶惰,就只能錯失良機,眼看他人收獲成功。
當董卿在《詩詞大會》上引經據典,談吐優雅,多少人向她投來贊賞的目光。網友說,看到董卿就想到了“若有詩書藏于心,歲月從不敗美人”。一次采訪中,董卿說,每天睡前關掉手機,閱讀半小時已成為她的習慣。正是這種長期閱讀的力量,使她無形中浸潤了一種書香氣質,給人知性溫婉、如沐春風的感受。
對于熱愛閱讀的人而言,閱讀和吃飯喝水一樣自然。世間既沒有包治百病的仙方,更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定理,廣泛閱讀總能收獲頗豐,樂于閱讀自有滋味無窮。讀詩詞可以感受古典美,讀小說能感受跌宕起伏,讀天文能探索宇宙奧秘,讀地理便可飽覽壯美山河,讀歷史可以博古通今,甚至讀一冊影集畫作,都能提升讀者的審美水平。因此胡適談讀書,“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每當生活里遇到迷惘困惑,泛舟書海,閱讀經典,便能帶你擺脫俗世的羈絆煩惱,回歸寧靜平和的心境。在浮躁抑郁的日子里,伴著靜靜的夜,點亮一盞閱讀的燈,漸漸走入書中的世界,那是屬于讀書人才有的美妙時光。不向前行,不知路遠,不善于閱讀,便不明真知。閱讀能告訴我們,外面還有大片美麗風景,不必為了眼前這點小事神傷。
作家畢淑敏講,真正的閱讀,可以發生在喧囂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燈紅酒綠的鬧市,也可以在月影婆娑的海島,無論周圍有多少雙眼睛,無論分貝達到怎樣的嘈雜,真正的閱讀注定孤獨。在這個喧囂的時代,愿我們的身邊,能再多一些真正熱愛閱讀的靈魂,為平淡的生活再多添一縷靜謐書香。
責編:周媛
初審:王珈 二審:唐劍華 終審:易湘鋒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