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等等吧”的“小毛姐姐”,還有社會公益工作者諸多身份……但我一直喜歡尊稱她為“王老師”,多年來不曾更改。在我心目中,她如人生導師,指路明燈一般,照亮著前行的方向。
很多年過去,我對那最初的結緣,依然記憶猶新。因工作關系,我和同事步入同她約定的地點。進門的剎那間,心底涌起一股別樣的感覺。普通的會談區域,不大,但布置得古色古香,寬大的四方桌,仿紅木交椅,茶具一應俱全,輕柔的音樂緩緩縈繞,寧靜而祥和,身后的一排書架,矗立著整整齊齊的書籍。在沁人心脾的紅茶中,我們輕聲交談工作和課程安排。第一次,我體會到中國古典文化在生活中的生動體現,感受到工作中心靈的滋養。
接下來,聯系會場,安排課程,事務繁雜。下課后,臨近中午,在花壇邊那棵高大喬木下,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她輕聲呼喚住我,用充滿善意和愛憐的眼神看著我,提醒節奏太快的我,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多擁抱大樹,親近自然,接納天地間的能量。一番話,令我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好習慣保持至今。歲月如梭,那實地實景,當天格外明媚燦爛的天氣,那些話語,依然仿佛一縷陽光照亮心間,常存心底,溫暖至今。
往后的工作和生活,親子教育,偶爾有迷茫,我們會深入交談。從她那里,我懂得了,圓和缺的道理;領悟了,沉下心,慢、靜、柔,學會把握節奏,張弛有度。于是,我看到了孩子的聰慧和機敏,找到了家庭成員相處的最佳契合點。
漸漸地,我深刻體會到,她常年無私奉獻的價值和意義。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化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帶來太多不確定因素,不斷考驗著很多婚姻和家庭。她和同事們,運用心理咨詢和愛心耐心,起到很多積極的調和作用,似黏合劑,彌補著幾近破裂的婚姻,數年來成為湖南基層婦女工作的一張響亮名片,吸引眾多省市同行調研和學習。
曾經,一對剛辦完離婚手續的夫妻,走過身邊時,無意間一句遺憾和抱怨:“離個婚,怎么都沒有人勸勸我們呢?”這引起她的深入思考。繼而,她設立“等等吧”,讓瀕臨離婚邊緣的沖動夫妻,構建一個感情的緩沖帶,好好坐下來聊聊,找根源,想對癥,許多家庭因此破鏡重圓。一路探源,她觀察到很多不幸婚姻的根源,在于夫妻交流太少,缺乏目標性和良好的家庭氛圍。于是,她自費出資,約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方圓里讀書會。每日線上線下誦讀經典,讓書香文化成為家庭的根脈,讓正能量充滿家庭氛圍。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茫茫人海,時光流轉,有些人擦肩而過,有些人短短邂逅,僅一面之緣;而有的人,會在歲月的沉淀中,以始終溫潤如玉,厚德載物的情懷,以春風拂面,細雨潤物無聲的品格,以愛與溫暖陪伴著你,慢慢成為良師益友,相知相交,受益匪淺。
責編:周媛
初審:王珈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