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家村村長胡大尊,做夢都沒有想到,縣長宋公義會在這個早晨,出現在龍虎關!
當他和村民走進望樓的休息室時,濃眉大眼的宋公義迎上來打招呼:“大尊,早啊。”
“宋縣長,你什么時候來的?”
“我昨晚十點叫關,然后和胡四哥一起值班、聊天,累了就在木炭火邊打了個盹。”
胡子巴叉、右腳有點跛的胡四,驚得張大了嘴巴,問:“你是宋縣長?怠慢了,怠慢了。你說你是路過這里,借個宿。”
“宋縣長,吃過早飯了?”大尊問。
“胡四哥煮的粥,還有兩個噴香的烤紅薯,好吃。”
“第一批游客,要九點后才會到達。先喝茶,歇歇憩,過下子請宋縣長現場指導。”
宋公義淡淡一笑。
這個瑟縮在湘黔邊界的胡家村,幾個月來忽然熱鬧起來了。就因為在這塊地界上,老祖宗留下了一座古城堡,名叫龍虎關。縣里撥下了專項扶貧款,把龍虎關修舊如舊,又修好公路,再經宣傳,這里立即成了一個旅游熱點。
胡家村的村民,祖祖輩輩靠種包谷為活,莽莽蒼蒼的大山,當然也產茶葉、野果、蔬菜,但交通不便,怎么往外運?換不來現錢啊。于是,窮,且窮得很冷清。
龍虎關離胡家村不過三里地,左邊是青龍山,右邊是白虎山,兩山之間是商旅的通道。大概在清康熙年間便在這里設卡筑關,一是為防止邊民作亂,二是為保證邊貿的稅收。龍虎關的城墻都是粗獷的麻石砌成,城高且厚,城墻上有望樓、烽火臺、行道、石級。城垛與城垛,依次排列,像一個個的“凹”字。
萬萬沒想到,城里人覺得這玩意新鮮,還要花錢買票來看;看了龍虎關,還要買村民地攤上擺著的茶葉、野果、蔬菜、臘肉、臘魚,說這是百分之百的生態食品。
有古代的龍虎關,就不能沒有守關的將軍和兵卒。縣里的旅游局,為龍虎關免費捐贈了仿制的古代軍裝和兵器。將軍的裝束最顯眼,頭盔、甲胄、護心鏡、寶劍,威風凜凜。兵卒軍裝的前胸后背,都印著一個粗黑的“兵”字,一手拿藤制的盾牌,一手握長矛或是大刀。將軍的無二人選,卻是村長胡大尊。兵卒呢,一家出一個,無論年紀大小,只要是男的,上一個白班工資三十元;值一個夜班工資十元。當將軍的,工資每天是六十元。現在的手機都能照相,游客可以并排和守城的任何一個兵將合影留念,但照一次相得付五塊錢小費。這小費不必上交,可以大方地收入囊中。胡大尊的裝束好看,喜歡和他合影的人很多,所以他得的小費遠遠超過別人。
宋公義是昨天收到的一封村民匿名信,在縣政府食堂匆匆吃過晚飯,坐車就往這里趕,花了兩個多小時。然后在離龍虎關不遠的地方下了車,囑咐司機快開車回縣城去休息。昨夜他和胡四談得很投機,胡四反映的情況和匿名信上所說的大體相同,但信不是胡四寫的,因為胡四是個半文盲,不可能寫出語句流暢的信。
宋公義呷了口茶,目光投向胡大尊,問道:“村長,除了龍虎關這個旅游項目外,你可否還想了別的致富路子?比如成規模地種茶、栽果樹,比如喂養優質的牛、羊,比如引進一些大企業來投資。”
胡大尊頭上冒出了一層汗珠子,囁嚅著說不出話來。
正在這時,一個拿著望遠鏡的中年人跑進來,興奮地說:“有旅游車往這邊開來了!”
胡大尊驀地站起來,說:“趕快換裝、拿兵器,然后各就各位!”
休息室正前方的墻上,掛著一套將軍的裝備。胡大尊大步流星,氣宇軒昂地走上前去。
宋公義說:“大尊,你今天現場指揮吧。讓胡四穿你的將軍服,我來穿胡四的士兵服,好不好?”
“我可以不當將軍,但你不能當士兵啊。”
“我怎么就不能當呢?這叫換位思考。”
胡四愣住了,遲遲不肯動。
胡大尊說:“胡四,快去穿將軍服,不會,我教你。”
“我……當然會。只是我又老又腳跛,樣子不好看。”
宋公義一邊穿士兵服,一邊說:“你這才像久經沙場的老將,威風八面!”
平素看過胡大尊怎么穿戴,胡四早就記在心里了。戴頭盔、穿鎧甲、安護心鏡、蹬牛皮履、系寶劍,利利索索。再走到立式大鏡前,左看右看,果然有形有神,不由得哈哈大笑。
胡四和士兵走出休息室,各歸其位。胡四原先的位置,在城墻的頂邊上,因為胡大尊說他人又老又沒個看相,免得掃游客的興。宋公義規矩矩站在胡四的位置上,握著一支長矛,腰挺得筆直。
不少游客都來和胡四合影,胡四笑得很開心。
胡大尊跑到宋公義旁邊,悄聲懇求:“宋縣長,這大冷天的,讓我來吧。”
“我在部隊當過兵,這個我勝任哩。在這里,將軍和士兵可以輪流做,大家都高興,這不就是演戲嗎?大尊,你的崗位不在這龍虎關上,在胡家村,你是那里的將軍。”
“對……對。”
“中飯后,我們一起回村,開個村委會,作古正經討論讓胡家村怎么擺脫深度貧困,共同致富的問題。”
“好!好!”
責編:周媛
初審:王珈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