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白嫩少妇激情无码-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

“民宿經濟”元氣足!城里人到村里來“淘房” 閑置農宅成了“香餑餑”!
2020-07-15 16:18:29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 編輯:王珈 |          瀏覽量:12125
去一處鄉野,守一座小院,

等一樹花開,守一人終老……
這是不少城里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一邊是因村民進城定居而荒廢在旖旎風光里的鄉村宅院,一邊是憧憬“你耕田來我織布”莊園夢的城市消費群體。如今,越來越多城里人到農村來“淘房”,閑置農宅成了“香餑餑”,給農民增收帶來新的機遇。
 


近年來,我區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閑置宅基地和農宅,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增強農村自身“造血”功能。


 發展特色旅游經濟,走活“閑”棋


納入三門鎮美麗鄉村示范創建片區核心村之一的響水村,堅持休閑農旅產業的發展目標,在人居環境整治中著力盤活閑置資產,將全村40棟閑置農宅全面修繕,讓5400平方米的閑置宅基地煥發新活力。
 


村民張軍盤算著如何將這些老房子“變現”。他加入響水村石三門鄉村民宿服務合作社,改造房屋近400平方米,整理出7間房子供游客居住。不僅老房子有收益,自己還在合作社務工。“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2019年,結合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響水村斥資近700萬元,將地處主要交通要道以及核心景區的180棟民宅進行了風格統一的外觀提質改造,并鼓勵村民開設民宿及農家樂。
 


雷打石鎮先鋒村的王勇和王正秋,多年來一直在城里務工,去年底,他們將閑置農宅流轉到村里的普發農副產品加工公司。村黨總支書記郭起紅告訴記者,這是村里的發展趨勢:在村民同意的情況下,將閑置的農宅和土地委托流轉到公司,與公司談好價格和合作方式,然后統一交由公司平臺運行。
 
“公司正與市區某餐飲公司洽談,像王勇和王正秋這樣的農戶,預計一年有1.2萬元的租金收入。”郭起紅說。
 

“田園共享雅集”,“共享”新農村生活理念

 
盤活閑置農宅,拓展了村民的視野。農宅承載的功能和業態逐漸豐富起來。


在種滿各種果樹、繡球花、玫瑰花的農家院子里,鄧先生拿出自己做的面包,與城里來的朋友在大樹底下邊喝茶邊聊天,甚是愜意。
 

這個農家院子位于響水村。此前,這棟房子10多年沒有住人。“2015年,我跟宅基主人簽了30年的合同,然后將其改造成精致、秀美的農家小院。”鄧先生說。一有時間,他就與妻子帶著孩子來這里居住。不僅如此,這個院子還成了“田園共享雅集”場所。周末,朋友過來休憩。
 


“我在探索一種共享農莊模式: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自己來住,參與對農莊的改造和建設,體驗農事,感受農趣。”鄧先生說:“我更愿意分享這5年摸索出來的經驗、傳播新農村生活理念,引領更多市民回農村居住,一起建設心中的美麗家園。”
 


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共享農莊”是一種平臺化思維的產物,不僅可以盤活農村資源、傳承農耕文化、實現多方共贏,還可以引領新型生活方式的潮流。
 

閑置房里的文化承載


為挖掘閑置農宅更大的價值,雷打石鎮先鋒村和三門鎮南江村做了新的嘗試。

2019年11月22日,先鋒村“初心農耕文化館”對外開放后,吸引不少村民前來參觀。這個利用村集體閑置房打造的初心農耕文化館成了村里的網紅打卡地。
 
“‘初心農耕文化館’以留住鄉愁為核心,以農耕工具展示為題材,以實物、圖片、文字資料等形式所表現和展示的傳統農耕文化為背景,集旅游觀光、休閑體驗、文化傳承等功能于一體。”先鋒村黨總支書記郭起紅介紹。
 


與“初心農耕文化館”異曲同工的“南江記憶館”,是南江村利用集體閑置農宅的一次探索。2018年10月20日開館以來,“南江記憶館”累計接待參觀者2萬多人次。


責編:王珈

初審:王珈   二審:唐劍華   終審:易湘鋒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