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經濟是“候鳥經濟”。哪里營商環境好,資金就往哪里流,項目就往哪里走。今年以來,株洲高新區、天元區積極推動“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強化服務意識,努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7月初,北京海納川株洲零部件第二園區正式動工,項目負責人王相華終于松了一口氣。去年12月,我市與北汽集團簽約,其配套項目北京海納川株洲零部件第二園區落戶株洲高新區。按照計劃,今年年底要完成5個廠房的主體工程。時間短、工期緊,項目前期各種證照的辦理還需耗費大量時間,倍感壓力的王相華,帶著企業的訴求找到了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希望能盡快完成項目審批。
株洲高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服務部部長 李水泉:“采用并聯辦理和容缺審查,以前要半年才能辦結的,我們3個月就搞完了 ,為項目贏得了時間?!?/p>
相關手續辦結后,王相華本以為項目能順利開標,誰知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原來,北京總部要求這個項目到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投標。按照相關規定,株洲的項目在異地開標,市住建局必須到場監督。然而,就在市住建局工作人員臨出發前一周,北京升級了疫情防護措施,所有進京人員進京后要先隔離15天。一邊是必須要執行的隔離舉措,一邊是無法更改的開標時間,事情陷入兩難。高新區多次與北京方面協調,請求視頻直播開標現場,同時市住建局特事特辦全程線上監督,項目如期開標。
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高級經理、項目負責人王相華:“在監督員不能到場的情況下,利用遠程視頻監控,完成了開評標工作,我們的工程合同順利簽訂,這是給我們工程最大的幫助和支持?!?/p>
今年以來,天元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努力營造企業滿意型服務環境。天元區在全市率先啟動技術性預審查改革試點,推動投資項目報建審批改革。奇點汽車、株洲信息港、麥格米特等項目,通過技術預審查、告知承諾制、提前服務制等創新制度,普遍提前開工4到5個月,實現“拿地即開工”;按照省市“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要求,梳理公布“一件事一次辦”事項清單249項;同時全力提升免費代辦服務,協助報建企業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施工許可證等23個,企業開辦15家。
株洲高新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服務部部長李水泉:“已經有十家企業 ,按照“拿地即開工”的模式在進行行政審批,促進了產業項目,能夠盡快落地、盡快開工、盡快投產,我們要打造全省最優營商環境,讓企業能夠進得來,也能夠落得下?!?/p>
株洲市招商引資項目落地開工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資攻堅”活動評分結果,株洲高新區位居第一。
責編:張彌郁
初審:張彌郁 二審:唐劍華 終審:易湘鋒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