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待學生要有愛心,輔導學生要有耐心,教育學生要有誠心。只有一心一意善待每一個學生,才會在教育教學上喜獲豐收。
——題記
每個人心目中總有一種信念,它激勵著我們應對挫抑而起,應對成功而冷靜。在我的心目中,也始終存在著這樣一種信念:我是教師,要在密林中為尋夢的孩子引路,點亮他們心目中完美期望的啟明燈!
近年來單親家庭的學生逐漸增多,特殊家庭環境,使這些孩子養成了與一般孩子不同的個性。這為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教育課題。
新接的八班小曾就是這樣一個學生。才開學第一周第一天上課,坐不穩,在地下打滾。最令我憤怒的是數學老師上教研課,我坐在旁邊,后面一排領導和聽課老師,他居然從第一排跑到最后一排……
為了了解背后的原因,我把他爸爸請進學校,原來,小曾爸爸從小是一個孤兒,被一位好心奶奶收養大,家境貧寒,他媽媽生下他就離開了家。為了讓小曾受到好的教育,他爸孤身一人帶他來城里打工,每天在工地上做民工,在家時間很少,基本是“放養”。
了解孩子家庭情況,我認真思索,決定以愛育人,我給他講行為習慣,守紀律,做人要講禮貌,引導他去找班級有禮貌,講衛生,守紀律,愛學習的同學,讓他和這樣的同學交朋友。多少次,我在遠處偷偷注視他,觀察他的變化……只要有一點進步,有一點的閃光,就表揚他,給他信心。我不僅在學習上嚴格要求他,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并讓全班同學都來幫助他。
花終于開了,他的心向老師敞開,向同學走近。有一件小事令我感動。一天下午,我進教室后,同學們圍著我,七嘴八舌告訴我:上午課間有同學在走廊上打滾,被學校值日生抓住扣了班級分!但是,誰也沒有提出改善措施。下課了,小曾輕輕地走到我身邊,毛遂自薦愿意做下課值日生,專門負責抓在地下打滾的同學,記上名字交我處罰。望著他一臉的真誠,我答應了。在他的管理下,班級再也沒出現這種情況扣分。
小曾變了!臉上有笑容了,心中有了愛意,衣著也變得干凈了,學習也比以前主動,字越寫越棒,還被評為進步學生。望著他可喜的變化,我感到十分欣慰。他爸爸十分感動,積極主動參加學校志愿護學崗,從一年級第一學期一直堅持到現在,這就是孩子給他的正能量!在這對父子影響,其他十幾位類似境況的家長們,也在努力進步,配合老師,改變自己,改變孩子。
我心目中始終堅守著這樣的信念:我是教師,要在密林中為尋夢的學生引路,點亮他們心目中完美期望的啟明燈!這種堅定信念,不斷激勵我用真誠去擁抱每一個學生,對他們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多一分寬容;少一分指責,多一分尊重。教育應當是一扇心門,推開它,滿是愛和陽光。
相信,在平凡而細小的教育中,在我真誠的關心與執著的愛撫下,這些花兒會越開越美麗!
責編:周媛
初審:王珈 二審:唐劍華 終審:夏義鳳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