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15:33:15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 編輯:王珈 | 作者:王娜
瀏覽量:45588
不靠海、不沿邊,坐落中部地區的株洲高新區,不斷以科技創新推動轉型升級,持續打破一系列外國技術壟斷,填補了一大批國內空白,把新科技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自主創新已經融入到高新區發展的每一寸肌理。
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如今,這里已蝶變為一片風光旖旎、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國際級孵化器——動力谷自主創新園,這里成為孵化創業夢想,成就美好未來,匯聚時代創造力所在。“1000多個日夜,330次的燒爐熔爐,我們最終攻克了國內芯片智造碳化硅材料這項‘卡脖子’技術。”湖南德智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柴攀說,2017年,德智新材入駐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僅用5年時間就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當前,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已經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71家、孵化高新技術企業57家、孵化規上企業39家、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國家級2家),菲斯羅克、德智新材、嘉成科技這些企業從動力谷自主創新園走出。

火炬安泰產品生產現場
多年深耕自主知識產權的靶材技術,株洲火炬安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發展枝繁葉茂。2021,該企業躋身國家級“小巨人”,并依靠靶材技術,產能達120噸左右,產值同比增長75.46%。這一系列成績的背后,是其不斷在科研上發力——聘請了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謝建新院士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建立院士工作站,擁有從研發到全工序制造的立體型技術實力。奮勇前行,攀高追新不止步。創新因子在這里彌漫開去,正激蕩出澎湃動能,轉化為智慧智造的向上力量。R&D經費,是一個地區科研創新體量的直觀指標。2021年,株洲高新區R&D強度達8.8%,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92件。為何在創新方面持續領先?我們或可從這組數據管中窺豹,一探株洲高新區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努力程度。2021湖南統計年鑒顯示,R&D經費來源中,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位列前三,其中工業企業貢獻率達74.7%。今年8月,天橋嘉成入圍工信部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天橋嘉成生產車間
在這個技術團隊中碩士以上學歷占比30%的企業里,其研發的銅冶煉精礦倉自動配料無人抓斗天車等國內最多的無人天車應用場景示范項目,不僅填補國內空白,更是為鋼鐵行業帶來更多活躍的創新要素,“搭載”著這一專利技術,供應華為、華菱湘鋼等大型企業。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2個省級創新平臺,保持6%以上的研發投入……株洲齒輪有限責任公司呈現的眾多數字中,都展現企業關于“技術創新”的執著。“去年,我們以強大的研發推動公司新產品、新技術快速推出,主要來自新能源領域。”該企業總工程師劉祥環說,2021年,企業研發投入9850萬元,占銷售收入比6.03%,實現新增發明專利授權5件,比去年新增400%,獲得實用新型等其他專利授權108件,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利。2021年,株洲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1%,創新實力正駛向光明璀璨的星辰大海。
?
作者:王娜
責編:王珈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