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凌晨五點左右,屬于我八小時之外的黃金寫作時間。
那個時候,門前馬路上的車輪聲會傳給我一個信息,還有一些人或者夜不歸,或者早起在為生活奔忙。那個時候,夜空拖著黛色的布袋,兜著家人或輕或重的鼾聲。
還有鳥鳴會劃破靜。我會在那個時間段醒來。醒來后,我伸著懶腰在鳥鳴聲中去洗漱,然后脫離外界的聲音與雜念,沉入寫作。
我貪戀這種時光。它常讓我想起童年山里的靜與寂,想起自己身處深山的場景……
在山里,常常可以聽到的聲音,尋聲而去,或者會找到一只鳥,或者一只老鼠,甚至一只野兔。大多時候是鳥。一旦發現了它們,我會貓起身子,躡手躡腳地尋著聲音探過去。
“喳,喳、喳……”這是小鳥啄雜草叢的聲音。個頭極小的它們,聲音特別細軟。然而在山坳的空寂中,那些聲音,被極度放大。
如今,《時空倒流》這首歌常常讓我陷入回憶,最能勾起我童年的記憶。
去山中聽鳥鳴,對著對面山大聲呼叫……喂,喂,喂……然后等待回聲傳過來,那種感覺是體驗靜的最佳狀態,無數次芬芳心境與意境。
山里的幽與靜,文字極難描寫妥帖。唯獨,晨曦能讓我找到那份意境。
我背著竹背簍。稻草編織的毛糙肩帶,把我窄小的肩罩住。我背著它,一步一步踮著去山里收拾柴火。那些枯死的茶樹枝,被折斷成竹簍長短的小把,我用稻草扎起放進簍子。
“仙鵝嶺”是我常去的地方。我家住在山坳最里端,走進山里,就是那座山。它是村里靠近天空最近的一座山,也是唯一可以望遠的地方。
我在那看過一種鳥。它們比麻雀還小,喜歡在雜草叢里跳來跳去,發出“喳喳喳”的聲音。它們在山上,一會飛到樹上,一會又箭一樣飛出去。只要找到它們,我會立刻靜下來,看它們用嘴和爪子翻動雜樹葉子。
它們找到食物的時候,會用小腳踹幾下地上的雜草或者樹葉叢,再用小嘴去啄……那神態,像極了我在山坳中尋找野果子的表情。
找野果算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發現它們,我會跳過去,摘下來嘗一口,也不會清洗,囫圇著吞下肚……吃完還用袖子擼幾下嘴唇,再用舌頭圍著唇舔一圈。說來也怪,無論我怎么把野果子塞進口中,都沒拉過肚子。我常常想,或許,大自然原本就是干凈的吧。
去山里聆聽靜寂的聲音,這不是刻意制造的詩意語言,而是我童年的真實經歷。它們,仿若昨日發生事情一樣,不經意間總會洶涌而至。
責編:周媛
初審:周媛 二審:唐劍華 終審:夏義鳳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