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區一直是創新創業的熱土,在此次“湖湘青年英才”入圍人選公示中,湖南澳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妍博作為新區唯一一名創業類入選人才,在公司連年虧損,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她帶領團隊科技創新、開拓市場,最終實現扭虧為盈。
近2年來,澳維科技每年營收翻倍,公司總資產達2.15億元,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1.4億元,凈利潤2000多萬元,兩年來完成稅收600多萬元。
▲湖南澳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妍博
臨危受命,不懼挑戰
關于為什么選擇水處理這個行業,賀妍博其實從小就在心里埋下了種子。“小時候我經常會跟小伙伴一起在老家農村附近的小河里玩耍,我還記得那時候的水里可以摸魚摸螃蟹。后來隨著周圍生活垃圾和豬場的增多,水體變得渾濁不堪,還有難聞的氣味,改革開放后富起來了,生活環境卻差了。當時我就想,什么時候能把河里的水都變回原來的樣子就好了。”賀妍博說。
2016年底,賀妍博從美國留學回來,面對重資產投入卻一直虧損的澳維科技,她深感責任重大。賀妍博介紹:“公司專注的反滲透技術作為目前最先進的水處理工藝,其實是有很大的市場的,大到海水淡化、污水處理,小到家用飲水機都有應用。前期我們的產品開發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客戶挖掘、創新能力以及經營架構等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
挽救一個虧損的企業難度不亞于重新創立一家企業,經歷了前幾個月對公司員工、管理模式、研發能力、市場分析等各個方面的認真分析,賀妍博給管理層作了一個全盤經營分析報告,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剛開始很多人不太理解我,覺得我沒有這方面經驗,我也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大學和在美國留學期間,我學的是市場營銷和金融,專業知識積累以及國內外的行業經驗,讓我有信心去經營管理一家公司。”賀妍博說。
全力改革,只為重獲“新生”
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梳理客戶和市場,賀妍博說:“公司前期產品往往注重于自身而忽略了整個市場環境,同時在客戶選擇上沒有甄選而是一網全收,導致公司出現庫存積壓回款難或者訂單量大但生產力不足等問題,這都是銷售與生產脫節導致的。”
于是賀妍博從篩選客戶做起,剔除掉長期欠款、市場份額小的企業,瞄準龍頭上游企業,同時在原材料的選擇更加嚴苛以保證產品質量。
除了盯緊產品與客戶,賀妍博還開展了一場從上至下的管理結構改革。“我們敢于改革,嘗試建立了“包產到戶”的經營模式,讓員工把公司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作為技術型公司,只有專業的產品推介和服務才能真正打動優質客戶。”賀妍博說。
之后的事實也佐證了賀妍博的判斷,“以客戶需求為第一生產力”讓澳維科技的生產緊跟市場節奏,同時與龍頭企業的合作也在促使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目前,澳維科技在家用及商用凈水機器行業已經與安吉爾、九陽等知名品牌建立了長久的合作關系。在工業廢水方面,國內大型的煤化工、鋼鐵企業也逐步認可了澳維科技的產品,如中煤、太鋼和陜化等。同時,澳維科技為中車和千金藥業的純水制備提供產品服務。
▲澳維科技公司內部
科技創新,打造崛起“新引擎”
企業的發展進步離不開科技創新,澳維科技客戶的逐步發展也離不開一支強有力的研發團隊。賀妍博介紹:“現在公司的研發團隊從創始到現在始終緊緊團結,在最難的時候一起并肩作戰,我們都給了彼此最大的支持。小伙伴們都非常給力,不僅制造設備自主研發,我們研發速度和產品創新也常超出行業平均,讓我感到驚喜。”
這支由多名博士、碩士及海外歸國人才組成的研發團隊也為公司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擁有專利28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 16 項、實用新型專利 11項、美國發明專利1項,并取得美國水處理行業WQA和NSF兩項權威認證(國內僅有兩家)。
目前,澳維科技在株洲高新區和攸縣高新區擁有兩大產業化基地,廠區面積超過1.5萬平米,共有員工超過200名。目前已經具備膜材料生產600萬平米/年,膜元件600萬支/年的產能,自主研發的40余種反滲透膜產品也已取得業內的廣泛認可,產品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并先后參與起草兩項行業標準。
▲澳維科技生產車間
對于此次獲得“湖湘青年英才”榮譽,賀妍博坦言這是屬于團隊的榮譽:“這些年的澳維科技有過起伏,有過瓶頸,但最終還是在行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今天的成績絕對離不開大家的付出和努力。‘湖湘青年英才’是份榮譽、更是責任,會激勵我在以后的道路上恪守本心,繼續前行。”
對于澳維科技的未來,賀妍博有更宏偉的目標:“未來5年,是澳維科技高分子膜材料產業化基地擴建項目的建設期,期間我們的生產線會增加,產能將提升一倍,同時也將不斷深入新產品開發,開拓膜材料上下游市場,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責編:徐丹蕊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