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第八部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提到,“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
這是“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首次寫入黨代會報告。多位受訪的二十大代表認為,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家庭工作的高度重視,將譜寫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新篇章。“
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寫入黨代會報告意義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
201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當年的春節團拜會上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2021年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一書出版發行。云南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農布央宗代表多次學習該書。在她看來,“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寫入黨代會報告意義重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之舉,從堅守中華文化、弘揚中國精神層面強調其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了家庭在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中的基點作用。
此外,農布央宗認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培育時代新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意義。
全國三八紅旗手、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鎮冒水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婦聯主席陳望慧代表16日在人民大會堂聽到“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這十個字時,“心里暖暖的”,“一個家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訓家風是寶貴的家庭財富,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發揚光大,也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道德養成的起點,也是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基本單元。新時代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必須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燕山大街街道天洋新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婦聯主席周慧霞代表所在的社區,近年來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融入社區日常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周慧霞介紹,社區婦聯開展了創建最美家庭、和諧家庭、公益家庭、健康家庭等一系列活動。三年來,有60多戶居民被評為社區最美家庭,10戶被評為海港區最美家庭。家庭文明創建活動,潛移默化影響改變著社區民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歌唱隊、舞蹈隊、太極隊等,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生活方式也更為健康。
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黨總支書記姜麗娟代表是土生土長的下姜村人。2016年,她在熱心公益關注鄉村建設的父親影響下,成為第一位返鄉創業的本村青年。據姜麗娟介紹,早在十多年前,下姜村就開始重視家風家訓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找到了九百年前姜氏老祖宗留下的16條姜氏家訓,其中很多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之后,姜氏家訓在村里廣為傳播。村里要求黨員干部帶頭“曬家規家訓”,將符合時代精神的家規家訓在門庭、中堂等展示出來,老百姓來監督。 活動持續了十幾年,村里的風氣慢慢發生了轉變。“吵架的少了,矛盾少了,村里變得更加和諧。”姜麗娟說,下姜村還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發展鄉村產業,不僅從貧困村蛻變為富裕村,淳樸的民風更是深深感染著游客。如今,陳望慧所在的冒水村將好家風寫入村規民約,村里還會給家風好的人家評星、掛旗。同時,村里還在村史館中展示了一批傳承好家風好家教的鄉賢事跡。好家風好家訓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村里的風氣。
“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要做實做細做出成效
做好家庭工作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交給婦聯組織的重要任務。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需要準確把握新時代家庭結構的新變化、家庭生活的新需求、家庭發展的新特點,才能將家庭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農布央宗說,為提升家庭文明建設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水平,云南省婦聯推動印發實施了《云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方案》,制定實施《云南省婦聯關于進一步完善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工作機制的意見》。
云南省婦聯開設的家庭教育大講堂受到家長們的歡迎,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2021年全省婦聯共開展家庭教育宣講巡講3060場,受益家長118.5萬人。為深入推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云南省已建成城鄉社區(村)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13933個,建立網上家長學校814個。這些具體舉措,推動了云南新時代家庭工作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繼續扎實做好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小家庭的和諧共建大社會的和諧,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動局面。”農布央宗說。
周慧霞說,將把“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為今后社區創建的重點,要加大文明家庭創建力度,讓更多家庭展現良好精神風貌。以家庭為單位構建文明和諧社區,以好家風帶民風促社風,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
責編:譚俊
初審:譚俊 二審:廖敏 終審:于芳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