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鐸先生,號青槐,字仕龍,湖南醴陵人也,文職將軍。先生學書,幼秉父命,再承師學,初習顏、柳,繼學行書。時逢戰亂,值家道寒貧,遂輟學從業學陶瓷。后入軍中,醉心于書道,得以施展才藝,多受獎掖。先生工余之時好逛古舊書店,每見法帖,愛不釋手,迫于家計,囊中羞澀,每每觀而不購,幸得店主賞識,以碑帖相贈,先生視若珍寶,日以繼夜,臨池不輟,書藝日益長進。后奉調京城,縱覽碑刻匾額,故宮書畫典藏,耳濡目染,洋洋大觀,得益匪淺矣。
先生談學書之道云:“一曰興趣;二曰勤奮;三曰悟性;四曰路徑”。先生于書法頗勤,寒暑如是,尤擅榜書。冬日,京城降雪,先生于軍博廣場持掃帚于雪地寫字,揮如椽大筆,字大如床。又,先生過楊升庵祠,院中有數百年古藤,盤根錯節,虬枝縈繞,蒼勁有力,先生有所領悟,遂寫生、拍攝。后于書法創作,時思古藤之蒼勁、厚重,熔之于書法之中。先生師古藤而悟其書道,一筆一畫,老辣古樸,書藝為之大振。
酉年之秋,先生書《孫子兵法》,長220余米,于洛陽勒石成碑。丑年盛夏,《孫子兵法》碑拓全集出版,海內外為之矚目。啟功先生觀后,欣然贊云:
猿臂伸來錄異書,淋漓點畫古藤粗。
鴻都門下中郎筆,視此豪情遜不如。
先生書法古拙沉雄,遒勁奔放,力能扛鼎,氣形相貫,別具風格。東瀛,歐、亞多有作品流傳及展出。名山勝跡多有手跡勒石,出版字帖多本。
先生名重書壇,然其詩畫頗見功力,因書名所掩,鮮為人知。先生擅寫山水及花卉之松梅、紫藤、荷花、牡丹、渾厚古樸,筆法蒼勁飄逸。先生作詩,質樸豪放,有題黃鶴樓詩云:
客子停舟欲上樓,登臨回望楚江秋。
鄉書日夜浮黃鶴,閑卻霜天萬里鷗。
詩之清新俊逸,氣韻神采,非可涂飾而至。先生之為人謙和、處世嚴謹。觀先生之詩畫,如觀其書法之放逸,尤見其人品之高古。詩、書、畫渾然一體,卓有成效,今之書壇屈指可數矣。
驚聞先生于9月17日上午9時56分與世長辭的消息,謹以此文表示沉痛的哀悼。先生享年九十歲。與先生相交二十余載,往事歷歷在目。哀哉,痛失良師。李公千古,書藝千古。
責編:周媛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