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日,湖南省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班,歸納梳理出23條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干貨”,全面釋放政策紅利。
湖南23條支持科技創新政策“干貨”中,將持續實施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鼓勵合作銀行根據企業授信,按需發放無抵押、低利率信用貸款。
在湖南超能機器人公司,這款全國首創的健康陪伴機器人,相當于直接把一個小型診所“搬到”了家里。銷量已累計超過十萬臺,然而供應鏈鋪排急需投入大筆資金。了解這一情況后,工商銀行長沙分行為企業提供了500萬元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僅半個月就到賬。
湖南超能機器人創始人兼董事長 肖湘江:要去大面積地構建我們的渠道,去宣傳我們的品牌,我們就拿這些貸款,能夠更好的去把供應鏈上一些問題解決掉。
“23條”支持科技創新政策中,還對新獲批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每年支持500萬元,連續支持三年。
去年5月,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批復,成為首批20家全國重點實驗室、農業領域的4個實驗室之一。實驗室聚焦重大新品種培育,今年計劃在湖南推廣種植低鎘水稻120萬畝以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 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 柏連陽:拿到這個經費以后,主要是(用于)重大儀器設備的采購,第二是重大人才的培育,用于這些年輕人的科研項目的支持,為國家的糧食安全能夠發揮更好的科技支撐作用。
“23條”共涉及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6個方面,單家企業最高補助額可達1000萬元,頂尖人才牽頭項目最高可給予1億元綜合支持。
湖南省科技廳重大專項處副處長 湖南省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工作專班辦公室成員 劉小丹:下一步我們將協調相關部門,細化落實舉措,及時跟蹤政策實施效果,有針對性地優化完善政策措施,讓政策紅利盡快從紙上落實到創新主體的賬上,更好發揮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
責編:殷娜娜
初審:殷娜娜 二審:徐鵬 終審:羅敏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