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白嫩少妇激情无码-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

株洲新聞聯播|天元區:以產業鏈思維促進垃圾分類治理
2020-12-22 16:30:46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 編輯:張彌郁 | 作者:筱慧 何璐          瀏覽量:6734

實行垃圾分類治理,關系廣大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是體現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民生工程。株洲正在全力推進垃圾分類系統工作,天元區以產業鏈思維,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各種資源、協調各方力量,開創垃圾分類治理新局面。

自我加壓 將提前三年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栗雨街道江灣壹號小區,是天元區打造的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小區。18日上午9點,居民付先生拎著一袋垃圾出了門,和以往朝垃圾桶一扔了之不同,在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幫助指導下,付先生將垃圾分類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里。

小區居民 付先生:原來是水、很臭的東西裝一袋,現在就分開了,丟了就不影響其他垃圾的處理,能回收的就回收了。建筑垃圾、裝修垃圾全都分開了,所以大家都支持這個新時尚的事情。

從本月20日開始,江灣壹號小區就正式“撤桶并點”,各樓棟外設置的垃圾桶正在全部撤回,取而代之的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根據兩百戶共用一個投放站的標準,15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站和1個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柜將以“15+1”的模式,有效覆蓋并滿足小區內2700多戶住戶的需求。

株洲潤澤天園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歐光武:“撤桶并點”之后,我們會對每家每戶發放四分類垃圾袋,每個月發放96個垃圾袋,讓居民從源頭上開始分類,他們分完類再到投放站點來,并且給予積分的獎勵。

天元區環衛部門購置了4臺電動密閉式分類垃圾運輸車,對生活垃圾進行分時段、分類清運,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暫定一天清運兩次,可回收垃圾三至四天清運一次,有害垃圾一月清運一次。隨著小區入住率的增加,垃圾分類清運次數也將及時調整。

在12月10日召開的天元區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大會上,《天元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正式印發,為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確定了時間表、路線圖,“使生活垃圾分類成為社會共識,做出天元樣板。”今年,天元區要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全區新開發小區、新交付使用居民小區開展垃圾分類示范小區創建。到2021年,至少有2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到2022年,全區全面構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及分類處置的管理和運行體系,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比2025年全市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提前三年。

打造垃圾分類產業鏈 激發資源利用新動能

垃圾分得對,更要用得好。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準確投放和收集后,如何實現最大利用價值呢?天元區著眼于垃圾產生到處置的全周期,以產業鏈布局理念和發展思維,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富景園小區正在開展廚余垃圾分類試點,所有居民家中都免費發放廚余冷藏保鮮桶,桶內溫度恒定在零下4度到0度,避免剩飯剩菜等廚余垃圾產生異味。專業技術公司安排專人定期上門收取,經過黑水虻生物技術轉化,這些廚余垃圾最終成為高蛋白飼料和優質有機肥料,實現變廢為寶。

三得鏈環境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董事長 易曉陽:我們現在每一天的廚余垃圾養黑水虻和昆蟲,可以產生600塊的價值,以前比如說上海,從源頭到末端整個處理要花985一噸,這么一正一負,1000多塊錢的價值就挖掘出來了。40%返還給家家戶戶,比如3-4口之家,每家每戶一年可以在我們平臺上有300塊錢左右的返利。

目前,天元區城管部門已經與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開始編制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發展規劃,并與華中農業大學合作,建立智庫,探索建立垃圾分類產業協會與研究院,打造城管事業相關城市產業園與農業產業園,積極轉化運用人臉識別、垃圾智能分類、生物轉化等最新科技成果,最終形成一條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

天元區城管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主任 吳珂:通過將廚余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建設農業產業園進行種植、養殖相關產業的開發,同時也積極爭取垃圾分類先進前沿科學技術,一些成果轉化的落地,最終達到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

責編:張彌郁

初審:張彌郁   二審:唐劍華   終審:夏義鳳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