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白嫩少妇激情无码-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黑人粗硬进入过程视频

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的背后:在精益求精的路上永不止步
2019-09-10 10:29:54          來源:株洲新區客戶端 | 編輯:唐圓圓 |          瀏覽量:25402

“要想在公司扎根下去,就得有一技之長。”張利好在車間和同事交流,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儼然一副老師傅的神態。

“老師傅”張利好出生于1989年。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已是中車株機公司的“生產標兵”,熟悉各項車輪數控編程操作,并成功輔導數控車工技師8人、高級工5人,先后獲得“中國中車技術標兵”“中央企業技術能手”“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對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不斷吸收前沿技術創造出新成果,這是對工匠精神的解釋,也是張利好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要求。

白天上班,晚上深造

2010年4月,21歲的張利好進入中車株機公司轉向架事業部,一直從事車輪加工工作。

早上8點到車間,開設備、預熱、檢查設備狀態,19分鐘一個成品,然后反復地檢查確認,直到下班。每天兩點一線,重復同樣的工作,有時也會讓張利好覺得無趣。

“我是真的熱愛這份工作,從來沒想過要放棄。”張利好說,這是自己的選擇,既然從事這個行業,就不能一直原地踏步。

2017年,張利好決定考技師證。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跟著高級技師學習實踐操作,回家還要看書做題。堅持了近兩個月,他一次性通過了考試。拿到技師證書的張利好,使命感更強了,做起事來也更有干勁。

2018年5月,中車株機公司建成了一條車輪數字化新生產線,安排張利好和班長配合廠家參與調試。車間人手緊張,基本上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于是,張利好晚上6點到12點在老線上班,白天上午9點到下午5點,放棄休息時間,一頭扎進新產線的調試工作。

“新線越早調試好,我們的生產效率就能越早提高。”抱著這個信念,張利好攢足了勁,在2018年10月將新產品線調試成功,比原計劃提早了2個月。他說,現在新線是智能化生產,只要十多員工就能操作,產量和老線差不多,效率提高了很多。每次看到提高技術的成果,張利好都開心不已。

鉆研工藝,勇于創新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十多年來,張利好兢兢業業,沒有滿足只完成本職工作,而是不斷鉆研工藝,通過科技創新,讓工作更加高效,讓產品更加高質。

“一個小失誤,會造成不小損失。”2013年,張利好的徒弟加工時出現差錯。張利好便暗下決心,要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避免出現同樣的差錯。

通過對車輪的仔細分析,張利好發現,車輪加工過程中,切屑刃上各個點的前角不同,造成切屑變形大、切削阻力大,易產生節狀鐵屑而無法及時排出,卡在排屑槽內,導致螺紋尺寸偏大。

張利好查閱了大量資料,在原有麻花鉆的左右兩邊加入分屑槽。改進后,鐵屑被一分為二,寬度減小、變形減小、切削阻力減小,排屑順暢,不僅保證了孔徑尺寸,還延長了麻花鉆的使用壽命。

現在,張利好由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成長為轉向架事業部工位長。身份轉變了,但他身上那股攻堅克難的勁兒卻并沒有變。張利好不僅上班時間圍著設備轉,業余時間也手不離書,不斷充實自己。

“中國中車技術標兵”“中央企業技術能手”“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對業務的鉆研與創新,為張利好帶來了諸多榮譽。

談到自己取得的成績,張利好很謙虛,“雖然取得了一點小成績,但我更要不斷學習,首先在業務、技術方面,我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然后還要做好傳幫帶工作。”

“打鐵還需自身硬。”張利好說,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將永不止步。


責編:唐圓圓

初審:周小影   二審:周小影   終審:周小影

來源:株洲新區客戶端

  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