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Putting Ourselves to the Test: Achieving Equity to End HIV),強調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攜手應對艾滋病流行帶來的風險與挑戰,倡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攜手應對包括艾滋病在內的疾病流行帶來的風險與挑戰。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在艾滋病病毒潛伏期內,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1.1艾滋病危害性認識
(1)艾滋病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遙遠。艾滋病是一種危害大、死亡率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不可治愈、無疫苗預防。
截至2021年底,我國報告的現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14.8萬例,報告死亡38.5萬例;2021年新發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2.9萬例,平均每小時新發現1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其中性傳播比例占95%以上。
感染艾滋病會給生活帶來巨大影響,需要終身規律服藥。
病毒會緩慢破壞人的免疫系統,若不堅持規范治療,發病后病情發展迅速。
發病后的常見癥狀包括:皮膚、黏膜出現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血皰、淤血斑等;持續性發熱;肺炎、肺結核、咳嗽、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并發惡性腫瘤等。
(2)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公眾應積極參加到艾滋病預防控制中來,學習和掌握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避免不安全行為,加強自我保護,并把了解到的知識告訴他人。
1.2艾滋病預防知識
(1)艾滋病病毒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性接觸是艾滋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艾滋病病毒可通過性交(陰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間或男男之間傳播。
離開人體后,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 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
· 咳嗽和打噴嚏不傳播艾滋病。
· 蚊蟲叮咬不會感染艾滋病。
(2)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必須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
性病患者或患有生殖器膿瘡、潰瘍、炎癥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也容易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及早發現和規范治療性病和各種生殖器感染,可以減少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危險。
懷疑自己患有性病時,要盡早檢查、及時治療,爭取治愈,還要動員性伴接受檢查和治療。
(3)避免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可有效預防艾滋病病毒經血液傳播
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是造成艾滋病感染的高危行為。不要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潔注射器或嚴格消毒的注射器,可有效減少因注射吸毒經血傳播艾滋病的機會。
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毒品(冰毒、搖頭丸、K粉等)雖然不以注射吸毒為主要方式,但是濫用這些毒品會降低自己的風險意識,性伴數量和不安全性行為的頻率會增加,也會間接地增大艾滋病和性病傳染的風險。
(4)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應及時采取醫學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傳給嬰兒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懷孕婦女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孕期和產時服用抗病毒藥物、住院分娩減少損傷性危險操作以及產后避免母乳喂養等預防傳播的措施,可大大減少將艾滋病病毒傳染給胎兒或嬰兒的機會。
(5)艾滋病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掌握預防知識、拒絕危險行為,做好自身防護才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賣淫、嫖娼、吸毒等活動是艾滋病傳播的重要危險行為。
·多性伴且沒有保護的性行為可大大地增加感染、傳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
·從青少年起,應樹立健康的戀愛、婚姻、家庭及性觀念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傳播的治本之策。
(6)堅持每次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預防艾滋病/性病的經性途徑傳播
選擇質量合格的安全套,確保使用方法正確。
正確使用安全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l 使用前應特別留意安全套的出廠日期和有效期,確保安全套不過期;要將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癟,排出空氣;
l 每一次性行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復使用。
l 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陰莖接觸陰道、肛門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
l 良好的潤滑對防止安全套破裂是很重要的;只能使用水性的潤滑劑,油性潤滑劑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
l 射精后應立即抽出,注意安全套有無破損。如有破損,應考慮去相關機構進行咨詢檢測。
(7)暴露后72小時內盡早使用阻斷藥可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
發生暴露后,比如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性行為,可以使用藥物進行阻斷。暴露后預防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服藥效果:服藥時間越早,保護效果越好。首次服藥不超過暴露后72小時。
1.3艾滋病的檢測與治療
(1)艾滋病檢測是及早發現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外表與正常人無異,決不能從一個人外表是否健康來判斷其是否感染艾滋病。有過高危性行為、共用注射器吸毒、懷疑接受過不安全輸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發地區的孕產婦,要主動進行艾滋病檢測。
國務院《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國家對個人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的信息保密。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詢檢測門診(VCT)提供艾滋病免費咨詢和檢測服務;各地縣級以上醫院、婦幼保健機構和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也提供檢測服務。個人還可以購買自我檢測試劑進行檢測,如果檢測陽性,要及時到醫療機構、疾控中心確診。
(2)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可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體內病毒復制即開始,會損害全身多個器官。已有的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雖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實施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降低傳播危險,延緩發病,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
國家實施免費的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療,對于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議實施抗病毒治療,即實行“發現即治療”。
1.4 法律法規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理解和關心,但故意傳播艾滋病的行為既不道德,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項權利受到法律保護。《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條例》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責編:王珈
來源:湘西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