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彬
我是個土生土長的株洲人,因為工作原因,曾在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生活三年有余。
墨爾本是個美麗迷人的城市,它擁有兩張讓這個城市引以為傲的“名片”,叫響世界與澳洲:最宜居城市之首,澳大利亞的文化體育之都。在那生活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充分領略到這兩張名片的內涵。
廣袤的土地,稀少的居民,終年舒適的氣候,常年的碧海藍天白云,到處花園般的大街小巷,老天爺似乎特別眷顧這座城市。
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賽事貫穿全年,吸引了全澳乃至全球的游客紛至沓來。世界級賽事“F1”方程式就在我當時住地附近的阿爾伯特湖舉行,世界網球四大滿貫賽事之一的“澳網”每年為這座城市從世界各地拉來無數的網球迷。
源于墨爾本的澳式足球更是澳洲本地人的最愛。每年3至9月的賽事,吸引600萬澳洲人觀看現(xiàn)場比賽,更有45萬人每周參加此項運動。到了總決賽時,全國幾乎為這兩個小時的賽事而按下暫停鍵,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還專門放假一天,方便球迷觀賽。一到周末,各個體育場館爆滿,好幾次,我晚上工作完開車回家,遇見臨時交通管制,路上眾多穿戴著不同球隊圍巾的觀眾,剛看完比賽回家。大人小孩,三五成群,邊走邊興奮地聊著,意猶未盡。
文化也是這座城市的硬核與標簽。有人說,澳洲的文化外衣是悉尼歌劇院,靈魂卻在墨爾本。移民國家特有的多元文化、眾多世界頂級的藝術展覽、文藝演出、一年一度的國際藝術節(jié)、國際電影節(jié)、時裝周、文學節(jié)、賽馬節(jié)、美食節(jié),一年到頭,墨爾本精心烹飪出文化藝術的流水盛宴,供當地人和游客享用。市中心的街頭藝人、滿街跑的繪畫電車、隨處可見的涂鴉,以及遍布市區(qū)的各式劇院、畫廊,哪怕是在小街小巷里,文藝的泡泡也在恣意亂冒。
可能因為在外的時間有點長,剛回株洲時,我曾有過短暫的類似文科生轉到理工科的不適。
株洲是國家“一五”期間興建的城市,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因廠而立,因制造而興,制造業(yè)既是底蘊,又是亮色。美中不足的是相較國內一二線城市,文化資源相對有限,文體品牌項目不多,大型文體場館設施較少,很多頂級的文藝演出常常需要到鄰近的省城長沙才有機會觀看。
上世紀80年代,我父母曾是株洲一個企業(yè)的雙職工。當時大眾娛樂的方式很少,除了夏天爸爸帶我們去游泳,以及搬著小板凳去看露天電影外,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到夏天,全市各廠礦之間組織的籃球比賽。
爸爸那時風華正茂,無敵帥氣,他既當隊員,也當教練和裁判員。一到夜晚,全廠的男女老少就會自發(fā)集聚在廠籃球坪里,為自家的球隊和家人吶喊助威。那些賽事,也成為了那些年市民消夏的重要娛樂方式。當時球場上亮晃晃的燈光、揮汗如雨在球場上奔跑的球員,還有球場邊無比激動的觀眾,至今還清晰地浮現(xiàn)腦海,恍若昨日。
如果說彼時的中國乃至世界都還處于城市化轉型期,物質需求是人們的第一需要,那么,時至今日,在物資生活極大豐富和便利的當下,人民的精神需求早已遠遠超出了物質層面。
近年來,株洲的產業(yè)發(fā)展迅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研制基地和電瓷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中小航空發(fā)動機研制基地。一個個世界級產業(yè)集群在這里崛起,一個個制造業(yè)名企在這里成長。“株洲制造”已成為展示株洲城市形象、擴大株洲城市影響的重要名片。株洲正在從城市現(xiàn)代化加速期向區(qū)域國際化提升期演變,也正在從最初的城市規(guī)模擴張轉向城市品牌價值的提升。培育株洲特有的城市品牌,凸顯株洲與眾不同的氣質,不斷提高株洲的綜合實力和人民的幸福感,成為當下株洲市委市政府的一個重要課題。
打造具有工業(yè)特質的文化體育品牌無疑是最好的切入口,這個夏天火爆出圈的株洲“廠BA”應運而生。
之前有聽說過火遍全網的“村BA”,當我從自媒體上了解到株洲有了“廠BA”,正如火如荼進行時,便有點好奇身邊的“廠BA”到底長什么樣子。于是,一個周末的晚上,我?guī)蟽鹤尤タ戳藞霰荣悺?/span>
那天,離體育館很遠的路邊都停滿了車,我們只好步行過去。體育館里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球場上賽事兇猛,荷爾蒙亂飛,球場邊籃球寶貝歡呼雀躍,熱情火辣。看臺上人頭攢動,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伏。被過去三年疫情所壓抑的熱情在這里被任意釋放,我仿佛又看到昔日在球場上奔跑的父親和場外搖旗吶喊的自己。
球場內熱情似火,球場外也同樣熱鬧非凡。除了兒童娛樂設施和小吃攤位外,主辦方還很用心地搭建了很多株洲老企業(yè)、老商鋪的門牌,還有一組展示株洲歷史的老照片墻,勾起了無數株洲人共同的回憶。
文體搭臺,經貿唱戲。相較上世紀80年代,如今的文體活動更多了份用心經營,尤其在歷經三年疫情之后,想方設法拉動消費,提振經濟,在努力提高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竭力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城市的人民的幸福感,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的職責所在,株洲“廠BA”背后凝聚的無疑是株洲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設者對這座城市無比深沉的愛和期許。
希望如澳網、F1一樣,株洲的“廠BA”也能年年辦,而且規(guī)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期待未來株洲不僅有“廠BA”,而且有更多讓人意外又驚喜的文體IP出現(xiàn)在這個城市。譬如,在已搬遷的老企業(yè)舊址上建起工業(yè)博物館,打造工業(yè)旅游IP,譬如,讓橫穿這座城市的智軌和電動公交車變成一個個行走的畫廊,再或者,在城市中打造一道文藝涂鴉墻或街道。
特色即特質,特質即硬核,硬核才硬氣,才有獨一無二的魅力。
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株洲一直在努力。無比期待在不久的將來,當人們提起株洲的時候,它不僅僅是個硬朗的灰色調的工業(yè)城市,更是座充滿人文氣息、五彩斑斕又活力滿滿的幸福之城。
責編:周陽
初審:周陽 二審:周陽 終審:羅敏
來源:株洲高新區(qū)(天元區(qū))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