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在天元區三門鎮黃田村香椿基地看到,4個香椿大棚已建成,村民正在做香椿種植前期準備工作。大棚建成后,不僅能讓香椿提前上市,還能提高產量和效益,壯大村集體經濟。
“我們花了2個半月時間,建成4個香椿大棚。每畝可以種植香椿5000株,預計能提高產量到250公斤左右,產生效益4萬多元。”黃田村黨總支書記何任奇介紹說,因為生長周期短,香椿猶如蔬菜中的“曇花”,很“金貴”。每年香椿上市初期,價格能賣到100多元一斤,越往后,香椿價格就越便宜。為了搶抓香椿銷售的黃金期,黃田村嘗試種植大棚香椿,利用大棚溫度高等特點,讓香椿提前上市,探索成功之后,再繼續擴大大棚種植面積。
為了提高香椿的質量、產量,黃田村沒少下功夫、想法子。黃田村并不滿足于香椿種植和銷售,從去年開始,嘗試探索香椿深加工,與當地企業——株洲恒盛田園農副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香椿醬”,深得消費者喜愛。今年將繼續擴大香椿深加工規模。
香椿是黃田村的特色產業,2019年引進10萬株紅油香椿樹苗,建成100畝香椿基地,每年帶動100多名村民就業。“我在香椿基地干活,每個月能掙3000元左右。加上土地流轉的租金,兩份收入加起來,年收入有四五萬元。”村民老代心滿意足地說,香椿是我們村的致富椿。
責編:周陽
初審:周陽 二審:周陽 終審:王珈
來源:株洲日報社
下載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