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營商環境怎么樣?全國萬家民營企業來打分。 前不久,全國工商聯發布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榜單,湖南穩居全國前十。 就像陽光、空氣和水之于人的生存,好的營商環境對經營主體來說不可或缺。好的營商環境是生產力。一直以來,拼營商環境,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追求。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11月,全省湘商回歸新注冊企業同比增長43.6%;省會長沙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前三。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要到湖南去!”湘商回歸、校友回湘、湘智回歸,正是對湖南大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的熱情回響。 湖南辦事效率有多快? “一次事一次辦” 前不久,中聯重科智能高空作業機械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來到省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大廳服務窗口,辦理企業在巴西投資設立子公司項目備案手續。在有關部門處理完最后一份文件1小時后,該備案手續全部辦結。 “過去,境外投資項目備案辦理期多則半個月、少則一周。如今,只跑一次腿,1天時間全部辦結。湖南速度,為企業發展搶出了黃金時間。”這位負責人由衷點贊。 營商環境好不好,首先看辦事效率快不快。 在湖南,“一件事一次辦”金字招牌,被企業和群眾津津樂道,更在全國叫響和推廣。 對于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政務服務事項,企業和群眾辦事已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轉變。視角一變,流程再造,堵點打通。 在湖南,“一機在手、一網通辦”,線上辦事更便捷。 土地價格優惠嗎?物流暢通嗎?電商如何服務?這些問題,登錄“湘易辦”APP,查看營商地圖,即可獲得投資信息,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一鍵即達。 “湘易辦”是湖南全力打造的全省統一的企業、群眾、公務人員“掌上辦事”的總入口、優化營商環境的總平臺,是“一件事一次辦”的升級版。自2022年12月“湘易辦”超級服務端正式上線以來,已匯聚省直單位、各市州及跨省(廣東、江西)的政務服務、生活服務事項超過1.7萬項,注冊用戶超3300萬。“惠企政策掌上知”“企業補貼線上領”“以前是人找政策,現在是政策找人”……瀏覽評論區留言,頻頻刷到這般好評。 在長沙望城,世界500強企業偉創力智能制造基地從簽約、動工到投產僅用了86天,創造了企業新建生產基地最快投產速度。 在湘潭經開區,首批吉利新能源汽車VAN前不久下線,刷新25天簽約、一年投產的“進度條”。這背后離不開湘潭推出的“七證”一天辦結服務和“一分鐘快辦”專窗。 奔跑,再提速,是當下湖南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氣象。 當好“店小二” ,讓經營主體 “長得出、變得大、活得好”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考察湖南時曾說,湖南“一任接著一任優化營商環境,更加堅定了格力在湖南發展的信心”。目前,格力長沙基地是僅次于珠海總部的國內第二大生產基地。 民營經濟,是湖南優化營商環境主陣地。湖南持續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六個一”工作,出臺湖南“民營經濟30條”等一攬子政策,為民營經濟厚植發展沃土。 全省各級干部當好“店小二”“服務員”,讓更多經營主體“長得出、變得大、活得好”。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全省持續開展“湘執利劍”專項執行行動。2023年,全省法院案件實際執結率、到位率居全國第二。湖南水總公司負責人宋杰說,長沙市中院受理該公司破產清算一案,與城建等多部門聯動,主動聯系60個在建施工項目的業主、施工單位等,避免債務危機惡化,讓企業重煥生機。 全力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湖南開展依法打擊治理侵害企業合法權益行為專項行動,打造園區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分中心,下放“代辦、信息、維權”等職能,著力破解知識產權維權難題。 “讓廣大湘商在湘更吃香”。湖南深入實施“湘商回歸”工程,一如既往支持湘商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站前臺、唱主角、挑大梁。2023年,湖南接連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湘商回歸座談會等重要會議;8月、9月、10月,省委書記沈曉明分別在上海、深圳、北京主持召開湘商代表座談會,向湘商發出誠摯邀約。 “有呼必應、無事不擾”,金牌“店小二”層出不窮。 長沙在招商引資中,緊盯現有17條產業鏈,發揮“鏈長”統籌和“鏈主”企業帶動作用,培育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株洲把“制造名城早餐會”辦成了政企溝通的主橋梁,早餐會已舉辦20余次,湘商企業家、專家學者等屢屢成為“座上賓”。邵東市打造公共創新服務平臺——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在人才引進、技術研發、成果轉換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平臺支撐,培育國家級省級“小巨人”企業27家。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企業家們為“店小二”精神所感動,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謀劃。2023年,全省新設經營主體122.91萬戶,相當于每天有3600多戶經營主體誕生。2023年前11月,全省湘商回歸新注冊企業增長超40%。 湖南坊間流行一句話:“不管民企央企,來了湖南就是湘企;不管客商外商,來了湖南就是湘商”。 崛起內陸開放新高地 “世界500強”紛至沓來 去年金秋,79家跨國公司高管組團來湘,參加“跨國公司湖南行”活動。這是跨國公司高管集中到訪湖南最多的一次。活動中,沃爾瑪、博世、西門子、巴斯夫、舍弗勒、卓伯根等巨頭走訪長沙、株洲、湘潭、張家界,深入了解湖南醫療器械、軌道交通、新能源、文旅等產業。 “智能駕駛‘起步看北上,落地看長沙’已經形成業內共識。”舍弗勒(中國)集團中國區首席技術官劉泳毫不吝嗇稱贊,隨著電液助力轉向系統在長沙量產,長沙智能駕駛之城將形成新名片。 在長沙洋湖總部經濟區,卓伯根中國總部項目即將落成。“卓伯根集團將全力引進德國和歐洲的企業入駐項目,并到湖南投資興業。”德國卓伯根集團總裁克里斯蒂安·卓伯根說。 為什么是湖南?這與湖南堅定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不無關系。 “從湖南省在基礎設施、人才服務、智能制造等方面提供的全方位服務中,我們感受到了政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作為落戶湖南較早的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經過19年發展,博世長沙公司銷售收入和產值以年均兩位數的增幅快速發展。在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電子驅動事業部亞太區總裁尹峰看來,長沙地理位置優越,高速、高鐵、航空四通八達,政府持續優化政務環境和服務,有效助力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湖南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大通道建設、大平臺集聚、大環境營造”生動展開。 湖南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形成全國首創制度創新成果39項,“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市場化升級新模式”在全國復制推廣; 推動貿易便利化,加快建設五大國際物流通道,與8個直屬海關合作推進“組合港”通關、多式聯運監管,首創“內河運費不計入完稅價格”制度在全國推廣; 提升外國人來湘工作一站式服務中心平臺功能,審批環節縮減50%,時間由3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以內…… “我們希望在湖南投資,展開合作新圖景。”日本三井物產代表認為,隨著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湖南發展將不斷迎來高光時刻。目前,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達211家。
責編:周媛 郭宸 陳琮元 趙持 田超 李尚引 傅聰
初審:周媛 二審:周媛 終審:陳亮
來源:湘伴君 湘伴
下載APP
分享到